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2年0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党支部书记何宗岭
用微笑“治愈”患者心灵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心理健康更进一步地走进大众视野,当人们一次次成功地走出心理危机,离不开的便是那些“心灵卫士”。何宗岭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何医生,为什么我的人生这么痛苦?我真的没有勇气活下去了……”这是何宗岭从医以来,遇到过最多的一个情况。除了是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党支部书记,他同时也是一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情绪障碍方向的相关研究,十分擅长治疗抑郁症患者。很多患者在找到何宗岭就诊时,都会含着眼泪说出上文中的那句话,但每一个见到他第一面的人也都会被他温文儒雅、面露笑意的模样所“治愈”,他也是不少患者口中的“微笑医生”,从医16载,他用自己的专业与方式,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为群众谋福祉的决心。

不忘初心
寻求治愈患者的更好方法

2005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何宗岭与众多毕业生一样,走上工作岗位时还带着些许迷茫,“我喜欢什么?我该去往哪个学科方向深造?”仰望星空,却也脚踏实地的何宗岭在精神科工作了两年多后,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他备受震撼之余也坚定了学习心理治疗的信心,“当时我跟着大部队去都江堰支援,看到受灾后人们的状态,以及当时看到心理治疗对他们产生莫大的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我明白了心理上的治愈意义重大。”2011年何宗岭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攻读临床心理学,回来以后就专攻抑郁症等情绪障碍的诊疗,随着临床工作经历丰富了起来,遇到的难治型患者也多了起来,为了能更好地治愈患者,他向着更深层的病因深究了下去,2014年去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博士,研究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想要得知心理与生理间微妙复杂的致病机理,试图寻求到治愈患者的更好方法。


随着专业水平的提升,作为党员干部,何宗岭不忘初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艰苦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接受党性锻炼。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积极响应号召,展开心理防疫工作。第一时间投身到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中,协助撰写对抗疫情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手册》,以及《隔离人员心理健康防护手册》。同时,组建团队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心理科普材料和视频,向成都市民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技术,帮助人民群众平稳度过心理危机。


受疫情影响,成都市民的心理援助需求明显增大,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他积极参与构建成都市心理专家在线平台建设,并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专业力量为依托,推动成都市心理援助热线和视频咨询平台的正常运转,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免费心理援助服务。 


为广大市民的心理防疫提供积极有效帮助的同时,他还积极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成效,探索促进公众从心理应激状态快速恢复的心理防疫先进经验,以此为基础撰写的心理援助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JBS上发表,及时向国际国内同行分享、传递成都抗疫的宝贵经验。

“微笑医生”
尊重和陪伴让患者倍感信任

在何宗岭办公桌后的书柜里,收藏着患者为他画的“形象照”,这是一位曾反复尝试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在康复出院时送给他的,画的背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何医生,之前其实我已经决定放弃生命了,是您让我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真的谢谢您!您带给我的温暖是一份无比贵重的礼物,我将带着它努力地活下去。”何宗岭所做的努力,何尝不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一次次拉回来呢?而他的“手术刀”之一便是信任。


何宗岭在成都市心理诊疗领域小有名气,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愿意找他看病,不仅仅是因为医术精湛,更因为何宗岭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都能面带着微笑,给遭受心灵痛苦的患者们带去信心和力量。也正是如此,患者们给他送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微笑医生”。在患者的眼中,何宗岭是这样的:他说话总是温声细语,娓娓道来,让人感到温暖;他总是在认真倾听,他的尊重和陪伴让患者倍感信任……


在何宗岭负责的病区,常常看到这样一幕:他带领几位医务人员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讲述。这是他们首创的“3+X心理访谈”模式,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专科护士,以及必要的跨专科专家,从不同的专业领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一个小时的访谈结束时,患者会得到一张特别的卡片,上面是医师们详细的建议和鼓励的话语,这是他为病区创新设计的环节,让患者的角色不再是被动的治疗者,更是参与者和合作者,这种被尊重、被理解和获得支持的氛围,帮助他们看到新的希望。


“专业而富有同理心的交流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利器。”他坦言,这对于心理医生来说更是如此,也正因他的专业与患者建起信任的桥梁,先后荣获首届四川好医生、四川百佳青年医生、成都市首届医师节优秀医生等称号。

“心灵彩虹”
及时搭起医患沟通桥梁

何宗岭除了承担九江院区综合部的工作,还负责抑郁诊疗中心病区的临床业务。


近日,最让他记挂的患者是一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刚入院时,女患者还精神恍惚地想着多年前逝世的孩子,自杀的意愿也十分强烈,在何宗岭与护理团队的努力下,患者生活逐渐归于平静,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心灵彩虹’项目是政府惠民工程,目前也是我们着手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解决这部分失独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支部专门为失独的抑郁症患者建立了一个名为‘心灵彩虹’的联络群,互相鼓励,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动向,让他们第一时间可以找到医生寻求帮助。”何宗岭带领支部专业人员与失独患者通过多种办法建起治疗的联盟关系。


为了让全生命周期、多学科联动的心灵关怀服务模式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心理服务需求,何宗岭泡在病区的时候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目前,九江院区已经形成“1+2+3+4+5”为基础的心理卫生服务体系:“1”是一个中心一个支部;“2”即两套心理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医疗服务和心理社会服务体系;“3”即三类特色门诊,心理咨询/治疗门诊、亚专业心理医疗门诊、特需门诊;“4”即四个单病种诊疗示范中心;“5”即五项特色诊疗技术支撑单元。


身为心理战线上的守护卫士,何宗岭始终坚信,没有心理健康的健康是不完整的,为了响应全民健康的号召和工作要求,他致力于将心理健康中心打造成群众愿意积极面对心理问题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