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4年0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积极应对呼吸道疾病就诊高峰
联合诊疗提升效率 收获患者赞誉
□本报记者 白华宇

       进入冬季后,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截至目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仍存在患者多、压力大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科室在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整合资源 实现“应收尽收”

       为解决患者就诊需求明显增多的问题,医院提前完善预案,在多部门的积极协调下,采取了增设门诊医生数量、增加号源数量、延长门诊诊疗时间等多项措施。具体来说,工作日呼吸科门诊由原来的6间增加到了7间,周末门诊由3间增加到了4间。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就诊效率,满足了患者就诊需求。

       针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床位的调整。在床位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该科室实行了“分类、分层”收治患者的策略。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RICU病区(呼吸重症病房)动态整合医疗资源,严格落实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的要求。每日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为患者寻找“出口”实现“应收尽收”。RICU病区严格评估呼吸重症病人病情,与呼吸科普通病房联动,加快床位周转,满足更多呼吸危重症病人的治疗需求。

       此外,为及时、快速、准确地为患者获取病原学依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介入诊疗科、麻醉手术中心共同梳理气管镜预约检查流程。通过增加每日气管镜检查台次,由过去的每日8台增加到如今的每日13台,实现了患者当日预约,次日即可完成气管镜检查的目标,大幅缩短了预约等待时间,同时增加了周末气管镜检查服务。

       为了确保同质化治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采取了联合诊疗。针对部分感染重、病情复杂患者的诊疗需求,该科室特别增加了由科主任、二线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的会诊班。对于各临床科室的会诊要求,会诊班医师第一时间应诊,到各临床科室查看患者,为患者制定专业细致的诊疗方案。这一举措既提高了患者的诊疗效率,又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暖心服务 得到患者认可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多科室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合理整合医疗资源和优化诊治流程,诊疗服务实现提质增效。一系列措施将暖心服务落到实处,满足了病人的就医需求,收获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89岁的王大爷因咳嗽、吼喘、呼吸困难由急诊医学科送入呼吸住院病区治疗,血氧饱和度降至85 ,呼吸医护团队立即为其使用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相关急救药物,患者病情逐渐平稳,血氧饱和度升至95 。患者及家人没想到“一床难求”的呼吸科居然还有病床,见一位年轻患者躺在加床上,便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位患者笑着回答道:“我是胸部CT发现肺结节,来住院看看结节是咋回事,不需要住正床,加床就行。把正床留给更有需要的患者。”这一番解释让王大爷及家属为科室的管理措施及年轻患者的理解而感动。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介绍说,该科主要治疗一些存在基础疾病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如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肺结核晚期患者、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胸腔积液患者、肺栓塞患者等。“这些患者存在呼吸道疾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因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具有丰富救治经验的专业医生在救治这些患者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