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4年0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经脉通畅百病消
□张帆

       十二经脉是我们身体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十二正经”,将人体内外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记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意思是经脉的通畅与否关系着人们的生和死。经脉对人体的气血运行、抗病防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经脉都有哪些特点,如何保持通畅?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胃部,向下联络大肠,向上经过肺部横出腋下,沿手臂内侧下行至桡动脉搏动处至手大拇指。主要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以及手臂内侧部位的疾病等,如咳嗽气喘、胸闷胀满、手臂内侧麻木疼痛等。经常循经敲打肺经,能够起到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沿手臂外侧前边上肩,向上与大椎穴相会,向下与肺脏联络,再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主要治疗胃肠部疾病和五官类疾病,如腹痛、腹泻、牙痛、鼻炎、流鼻血、咽喉疼痛等。顺经按揉大肠经能够双向调整消化功能,如改善便秘、纠正腹泻,还能清内热。

       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旁,沿面部向下通过鼻、上齿、口唇、喉咙,经乳腺、腹部、下肢,至足趾终止,主要治疗胃肠、五官、泌尿生殖系统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疾病。常常按揉足三里等胃经穴位,能够调气养血,精血足、面色红润,人看起来就会精气神十足。

       足太阴脾经。起始于足大趾,沿内踝上小腿内侧,上行入腹,归属于脾脏,联络于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治脾胃病,经常按摩可增强人体气血运行,为防病治病储备能力。

       手少阴心经。起始于心中,向下联络小肠、向上关系咽喉,沿上臂内侧后下行至小指,主治心胸相关的原发疾病、情志病,及经络循行上的疾病,比如心脏病、心烦、抑郁症、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经常按揉手腕部的神门穴和通里穴能宁心安神、益智健脑。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手小指,沿上臂后外侧,环绕肩部,联络心,下行归属于小肠。主要治疗小肠与心胸相关病症及经络循行上的疾病,如肩痛、上臂后外侧疼痛、腹痛等,按摩小肠经可改善肩颈和颈椎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上行头顶旁,沿背部两侧下行至下肢后侧,终止于足小趾外侧,主治眼睛、头顶旁、项背部、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病症。膀胱经是与脏腑联系相当紧密的经络,经常按揉或敲打膀胱经,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行走于足心,沿大腿内侧向上归属于肾,联络于膀胱。主治脏腑病和经络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胃痛、心悸、遗精阳痿、下肢麻木疼痛等,每天按揉涌泉穴可补肾养精,肾气强壮体质就会好。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归属心包,经过胸部、上腹、下腹,经过胁肋、腋下,沿手臂中下行终止于中指,主治心烦、心痛、心悸等疾病,按揉内关穴可宽胸理气、稳心安神。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手无名指,沿手臂外侧,上肩,分支上行入耳、目,主支联络心包,归属于上中下三焦。主要治疗心肺、咽喉、耳部的疾病,如咳嗽、咽喉肿痛、听力障碍、肩痛等疾病。轻轻循经敲打三焦经,保持三焦经通畅就是调畅上中下三焦,有疏风清热、活血通络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是经络中最曲折绵长的一条重要的经络,起始于外眼角,经过头、耳、面、肩,向下归属于胆经,联络于肝经,下行于下肢外侧,终止于足大趾,循行部位的病症和肝胆消化相关的疾病都可以治疗。经常敲打胆经,保持胆经通畅,可以使人情绪舒畅、同时还能改善睡眠。

       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部的大脚趾内侧,沿足背上大腿内侧,上归属于肝,联络于胆,经咽喉、眼目上行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另一支流注于手太阴肺经继续循环往复。主要治疗肝胆脾胃相关疾病,如呃逆、疝气、腹痛、遗尿、胆绞痛、胆囊结石等。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