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0年09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药剂师调配儿童药品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达州市中心医院  文秀淑

门诊药剂师的工作职责是指导患儿正确用药,提高药物的安全性,使药物发挥最大作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对于临床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西药房药剂师在调配儿童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药物存储条件  不同药物的存储条件不同。思连康,属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大多用于结肠炎、急性腹泻、腹胀腹痛等,是儿童常见药中的益生菌,存储温度为2~8℃,药剂师要叮嘱患儿家属,将药物放在冰箱中保存,以免降低药物活性,影响疗效。


生物制剂,如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也需要放置在2~8℃环境中,温度对于药物的药效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药效。


蛋白类药物,如贝复剂和贝复舒,同样要注意存储温度,要放置在冰箱中。对于需要特别存储的药物,药剂师要叮嘱好患儿家长,注意区分冷藏与冷冻的区别,如果误放入冷冻层,会破坏药物结构,导致药物失效。
药物的使用方法  儿童服药时的剂量大多数都是按照儿童体重来计算的,年幼的儿童剂量偏小,年长点的儿童,尤其是体重比较重的患儿,可以适当增加药量。医生所开具的处方上,药物剂量大多以g、ml、l为单位,药师在调配时,应避开这些专业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比如,一次半包或者半片、四分之一片等,这样的方式便于患儿家长理解,能够较好地掌握儿童用药剂量,防止过量服药。药师在交代患儿家属用药频率时,最好可以直接交代一日三顿或者每隔几小时一次。用药频率与药量同样重要,儿童的服药量通常不大,如果剂量出错,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威胁患儿健康。


不同剂型使用方法  口服药,很多口服药都不能和牛奶、果汁等食物共同服用,会影响药物疗效。3岁以下儿童尽量不要服用片剂,可以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冲剂等。婴幼儿尽量使用滴剂,不仅方便食用而且容易掌握剂量。很多家长都误以为滴剂是滴入鼻中使用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另外,很多家长在给婴幼儿喂药时,将药物和乳汁混合在一起,这样两者容易出现凝结现象,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外用药,很多家长往往不了解滴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做法是:轻柔地将耳垂向下拉,用滴管吸取适量滴耳液,向患儿耳内滴入药物,滴完后不要立即冲洗滴管,以防药物受潮。滴鼻时,将患儿的头向后倾,使用喷鼻剂。很多家长在使用这种外用药物时,并不注意这些细节。使用外用药膏和乳剂时,要首先清洗患儿皮肤,擦干后,再涂抹药物,并且轻轻按摩,让药物能够渗透进皮肤,药剂师也要讲这些细节,并且告诉家长。


避免重复用药  一种药物往往有多重商品名,例如经常使用的抗生素中的恒运和希克劳,有效成份都是头孢克洛,只是剂型不同而已。如果患儿服用一种药物之后,再服用另外一种,就会造成重复用药。因此药师在审核处方过程中,要向患儿家长交代清楚这是同类药物。家长最好咨询医生意见,防止因为重复用药而超剂量,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造成药物反应,危及患儿生命。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后,出现与用药目的不相符,让患者感觉不适的症状均为不良反应,儿童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经常被家长忽略。药剂师要叮嘱家长,给患儿服药后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不适,若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到医院就医,或者遵循医生建议,调整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