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0年09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心力衰竭治疗知多少?
仪陇县人民医院 彭清平

    心力衰竭指心脏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心力衰竭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以及水肿等,不仅会给患者循环系统带来不良影响,还会损害患者的呼吸、肝肾功能,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那么,心力衰竭该如何治疗?

 

 


心力衰竭的基本情况

 


    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都容易引起心力衰竭。风湿热、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是常见诱因,严重的心律失常、分娩、妊娠、输液过多与过快,钠盐摄入较多等,也会增加心脏负荷。患者受到心力衰竭影响,会产生乏力、呼吸困难、发绀、水肿以及心慌的典型症状。根据我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蓝皮书报告,推算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已达到650万~875万。根据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的特点能够发现,患者年龄越大,患心力衰竭的概率越高,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能够达到10%以上。心力衰竭患者在5年内死亡率可达到50%,而重度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率也达到了50%。

 


心力衰竭的治疗

 


    从心力衰竭的发生位置来看,主要划分为左心、右心以及全心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急缓程度,可分为慢性和急性心力衰竭。当患者产生呼吸困难,比如平卧时无法正常呼吸、活动时存在着乏力、气促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而当患者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现象,咳嗽时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医生从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能够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情况。心力衰竭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治疗原则


    如果患者是属于急性心力衰竭病症,那要遵循改善患者症状、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原则,有效改善患者缺氧、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要以延缓疾病进展为主要目标,尽可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长期预后状态得以良好改善,有效降低住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不断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综合性的方案,对症支持治疗、祛除诱因、实施针对性治疗,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方法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合理使用药物治疗。(1)利尿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在合理增加患者排尿的基础上,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需警惕患者是否产生电解质紊乱。(2)RAAS抑制剂。通过ACEI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ARB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同样拥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心力衰竭患者在该药物的作用下可拥有较好的耐受性。(3)β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如美托洛尔,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这类药物,能够达到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目的,可有效延缓病症的进展,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


    3.手术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积极接受手术治疗,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以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病症。在再同步化治疗方案的支持下,心力衰竭患者相当于拥有电子助力泵,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延长寿命;心脏移植方案应用难度较大,不仅价格昂贵还难以寻找到合适的供体;对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来说,可以防止患者产生异常的心脏节律,帮助患者自动纠正严重的异常节律现象,防止室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