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疲乏无力、肥胖等症状。那么,糖尿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一) 遗传因素。临床治疗中发现,我国患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约1/4~1/2的糖尿病患者有家族史。研究显示,I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中,有多个基因位点参与发病,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DQ位点与HLA抗原基因多态性关系。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已发现有多种基因突变症状,如线粒体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及葡萄糖激酶基因等。
(二)环境因素。日常生活中,如果体力活动减少、长期进食过多就会出现肥胖,这也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如果人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感染腮腺、柯萨奇等病毒后,会导致身体出现免疫反应,一旦体内的胰岛素β细胞遭到破坏,人体就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二、如何用食物治疗糖尿病
饮食目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一切治疗开展的前提。糖尿病患者只有控制好自身饮食、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难以保证治疗效果。患者要结合病情,随时调整饮食疗法。
过瘦的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放宽条件,确保每天摄入充足的热量;对过于肥胖的患者,则需严格控制日常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对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要在上午9~10点及下午3~4点酌情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疗法要做到科学合理,不随意进食,但也不能对日常饮食限制过严。要结合患者的身高、体重、病情等,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饮食,以满足个体需求,有效控制摄入饮食的总热量。
研究显示,脂肪与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分别有10%及58%会转化为葡萄糖,这种类型的副食食用过多,会导致患者体重上升,对糖尿病的治疗十分不利。因此,除有效控制主食外,还需对患者的副食进行合理搭配,以免对患者的糖尿病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三、糖尿病有哪些饮食禁忌
虽然吃糖和糖尿病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存在间接关系,因此应尽量少吃甜食。也不宜食用过多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们日常饮食的基础,富含其它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但由于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血糖浓度影响较大,因此糖尿病患者需将自身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时间进行记录,尽量选择营养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并严格控制摄入量,为控制自身血糖水平提供保障。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馒头、面条、及烧饼。
蛋白质不一定比碳水化合物好,这是因为人们知道碳水化合物对人体血糖浓度影响较大,多数患者就希望用蛋白质代替碳水化合物。但通常情况下,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也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如果大量食用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脏病,因此,患者摄入蛋白质同样要做到适量。营养学家推荐,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占总热量的15~20%为宜。此外,烹饪食物的方式要尽量选择蒸煮,少油炸,以免对患者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根据食量调节药量。不少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会根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调节药量,但这并不科学。用药量的增减调整需根据患者病情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