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杨人:让病区重现生机的“逆行者”
本报记者 侯文瑾

人物名片:
杨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从事卫生健康工作11年。2020年,荣获四川省总工会 “五一巾帼标兵”及“同心战疫”最美女职工称号。

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杨人早已投身日常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回想起5个月前,支援武汉的日日夜夜仿佛还在眼前,关于疲惫和艰辛她并没有太多感知,言语间,更多的是这次经历给予她的温暖,以及在内心深处增添了几分对护理工作的坚定。

 

 


请缨逆行
用专业为战“疫”铺好前路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谁在这个位置,都会做这个选择。”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四川省紧急召集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人请缨抗疫。1月23日,杨人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她是家中的独生女,没敢将实情第一时间告知父母,也来不及给6岁的儿子一个拥抱……此次逆行,对于2008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涉外护理专业毕业、见证过集结全国力量抗震救灾的杨人来说,是心怀荣誉与自豪感的一次出征。


    杨人所在的医疗队支援的是武汉市红十字医院,是第一批发热患者定点收治单位,这是一家二级医院,杨人和队友首先面临的就是硬件软件“双短缺”的境况,而杨人所在病区的患者均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疑似病例,她带领的护理团队在抵达第二天就开始参与轮班,任务艰巨。


    杨人作为该院中医医疗队护理组长,需要负责中医病区日常护理工作及全院中医护理会诊。凭借在ICU多年积淀下来的经验,协同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将护理的规范流程复制到战“疫”当中,并将受援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进行完善和规范,随即投入使用。“我们把能用的东西都尽力找来,甚至是又重又老的钢瓶氧气罐,只要能用,我们都一个个搬。”从无序到有序,战“疫”的前路逐渐清晰。

 


践行护理真谛
让患者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们常说,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而在护理之中我们更多地是要帮助患者,激发他们积极战胜疾病的信心。”杨人秉承这样的护理理念,将其在患者的身上运用得淋漓尽致。


    刚进到病区,杨人和队友就感受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死气沉沉”,面对未知的病毒,患者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从疾病治愈的条件来看,恢复患者的元气和信心最为迫切。“乐观向上是我们四川人民的性格优势,我们要将这种乐观所带来的力量传递给他们。”


    说干就干,该如何传递和互动起来呢?杨人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想到将流传千年的五禽戏用于患者的早期活动与肺康复,缓解患者的焦虑,给他们带去信心。“哪怕是上过ECMO的患者,都要鼓励他们起身动一动,做力所能及的事。”


    每天下午,在《胡篇十八拍》《紫竹调》等古曲声中,随着康复情况好转,患者一个接一个地加入进来,跟着杨人的护理团队进行五禽戏锻炼。看着原本死气沉沉的病房变得充满生机与希望,杨人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