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0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杨思进:万米高空的网红中医
本报记者 蒲晓莉

人物名片:
杨思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百佳医院院长,岐伯生命健康文化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

  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5天完成“新冠1号”,贡献出“中医方案”;课堂内外,他既幽默风趣又严谨苟求,让学生“爱恨交加”;万米高空,他两次伸出援手抢救急诊病人,被称为“网红中医”,他主动把电话号码交给前去诊治的患者,承诺全天24小时接听处理。“好学善思,行胜于言,心无旁骛,德业精进”是他30余年从医经历的座右铭,他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杨思进。

 

 


守正创新
夜以继日发挥中医优势战疫情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患者的临床治疗成了一大难题。此时,身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的院长,杨思进反应迅速,立即组织医院的科研攻关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研发工作,历时5天完成“新冠1号”的研发工作。


   “新冠1号”在获得四川省药监局批文后,立即在省内208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直接调剂使用。截至目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生产出9批次“新冠1号”合剂共3692瓶、“新冠1号”散装中药205剂,免费向省内9个市州、16家单位及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供应,总有效率达93.9%。


   “新冠1号”能够如此高效高质地研发,与杨思进的个人经历、守正创新的理念密不可分。1987年,出生于绵阳市一个医学世家的杨思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工作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青年时期,他常常挑灯夜读,以院为家,废寝忘食,醉心于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

 


严谨治学
引领学生“活到老,学到老”

 


    走进杨思进的办公室,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书。在他的办公室,摆满了书,内容从医学到管理,从理念到方法,包罗万象,涉猎广泛。


    为人师表,杨思进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精医”的初心。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他总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将毕生所学教授于人,同学生的交流没有半句闲话,常常告诫学生:“医学是人学,人只能生一次,只能死一次,不像机器,不能重装。”课上幽默风趣,课下不苟言笑,让学生对他又爱又怕。


    机场候机厅、出差路途中、凌晨五六点……无论何时何地,杨思进总能见缝插针利用一些空闲时间阅读,引领学生“活到老,学到老”。从教30多年来,杨思进已培养了40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

 


治病救人
永葆仁心随时挺身而出

 


    仁和精诚,护佑生命。2019年3月29日,在巴基斯坦飞往北京的飞机上,一名巴基斯坦乘客突发左下腹绞痛,杨思进立即挺身而出为患者进行针灸疗法并为患者按摩穴位止痛。几个月后,飞往捷克布拉格的国际航班上突然响起机组人员寻找医务人员的呼叫声,正在熟睡中的杨思进听到广播,立刻起身对患者进行救治……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不少同行、朋友也纷纷为他点赞,称他“网红中医”。


    作为学科带头人,杨思进每周都会提前出现在该院的心脑病科诊室,以亲和的态度接诊每一位患者,有时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并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


    德业并修,精诚致远。不管是身为医者、师者,还是管理者,杨思进都践行着大美医者应有的风范与品德,在医者仁心的道路上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