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谭娟:一线护士的主心骨
本报记者 方继莲

人物名片:
谭娟,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二科护士长,第8、9、10批应急医疗队的队员、组长、副队长,从事卫生健康工作22年。2020年,荣获成都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

“30床需要加大蒜、35床早晨想吃稀饭、11床想喝牛奶、9床需要蔬菜汤……”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二楼隔离病房护士长谭娟在查房时,常常会带一个小本,记录下每一位病人的需求,无论多忙都尽量做到有求必应。


   “因为护理细致,治愈出院的患者也发自内心地认可和记住我,也让这段经历给我们彼此留下了很深的感动和回忆。”回顾此次抗疫,谭娟所做的工作远不止这些。

 


攻克一个个“堡垒”
她是年轻护士的定心丸

 


    1月22日,忙完科室的几台艾滋病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工作,曾是应急队副队长的谭娟又加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


    当天下午,她直接奔往了应急战场,分配到的主要任务是发热门诊管理工作。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她带领医护人员熟悉穿脱通道和工作职责,不到24小时,发热门诊就进入规范化状态。


    发热门诊阵地刚刚巩固,谭娟便接到立即投入隔离病房攻坚战的紧急任命。她连续3天强化规范流程,培训医护人员。隔离病房的很多护士都是刚刚进入应急队的年轻人,未知的病毒、严峻的形势让很多人倍感压力,她对所有护士说:“我会保护好你们,待疫情结束时把你们好好地、健健康康地还给家人。”这句话就像一颗定心丸,所有的护士妹妹都觉得有了主心骨。


    夺下隔离病房防护“攻坚战”后,她又接到新的任务,阵地要转移:烈性楼二楼隔离病房整体搬迁至二期二楼。连轴工作16小时,谭娟和战友们又攻克一战。

 


护“身”又护“心”
她让患者很踏实

 


    隔离病房里,一边是回不了家的医护,一边是与亲人相隔的患者,医护与患者一同走过的艰难日子,成为彼此珍贵的回忆。“这碗面,我会记一辈子。”李婆婆(化名)对谭娟说道。


    当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阳反复的李婆婆很是焦虑,谭娟也对其加倍关照起来。一天,谭娟像往常一样到隔离病房中查房,李婆婆和谭娟说起,自己是北方人,很想念一碗口味适中的面条。“您要乖乖配合治疗啊婆婆,我有机会出去休息就给您做一碗哈!”谭娟应在嘴边,记在心上。当李婆婆吃到谭娟亲手做的番茄鸡蛋面时,她说,那是家的味道,能记一辈子。根据医院规定,谭娟轮岗离开,直到3月19日,她去送患者们出院时,李婆婆刚听到谭娟的声音便立刻将她认出。谭娟说,很感动。


    在病房里,随时都能看见谭娟的身影。她给特殊患者提供面条、包子、稀饭、大蒜、牛奶、剃须刀,帮患者们取快递;给3个月大的宝宝洗头、喂奶、拍背、换尿布,新手妈妈感动地说“有你们我很放心、很踏实”;为了安抚患者情绪,她用自己的手机让老人与两个女儿、孙子视频连线……


    谭娟说:“病人肯定我们的付出,让我们防护好、多休息的时候最让我感动。一个个病人痊愈出院,让我们感受到所有的努力和坚守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