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0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细菌性痢疾患者该如何护理?
旺苍县人民医院 文晓燕

 细菌性痢疾也称志贺菌病,是由痢疾杆菌导致的肠道性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常发于小儿身上。细菌性痢疾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排便时出现脱肛的情况。故需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方式,为大众能更有效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提供有力参考。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潜伏期可达2~24小时,一般可潜伏1~2天,按照疾病的病程长短,可将细菌性痢疾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细菌性痢疾多以高热和寒战为初期症状,而后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日常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病情较轻时患者大便为稀便,严重后将转变为脓血便。此外,患者排便次数增多,也会导致患者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还有部分严重的细菌性痢疾患者,起初症状不明显,甚至不存在腹泻症状,但在24小时内会出现高热,体温迅速上升,还会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中毒性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抢救。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在治疗上应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及氨基糖苷等。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应坚持对症治疗。如,若出现高热症状,则需积极控制高热惊厥,做好抗休克治疗,维护身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若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还需服用适当益生菌治疗。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在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注重合理用药,严禁随意用药,情况严重的要及时就医。


    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高发季节,在夏季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合理饮食,若患者食用了有污染的食物,或者接触污染过的东西后没有及时洗手,就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肠胃中,进而发生细菌性痢疾。一些营养不良或抵抗力较差的人群更容易患细菌性痢疾。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外出回来、玩耍及进食、便后都需及时用杀菌洗手液清除手上的细菌,避免细菌随食物进入体内诱发细菌性痢疾。


    喝水应以温开水为主,禁止饮用生水。水果蔬菜也要全部洗净后食用。夏季要做好对应的防蝇、消毒措施,尽量不要食用剩饭剩菜。日常饮食可以增加一定量的醋,能起到杀菌灭毒的作用。


    若家庭中有其他成员患有细菌性痢疾,应及时对该成员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细菌性痢疾传染给家庭其他成员。要保证家中环境清洁,及时消毒,避免滋生蚊虫,为家庭成员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的居住环境。


    对已患有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在其护理上,护理人员要及时洗手消毒,避免发生感染。对患者的私人用品需做好隔离保护,被褥及时换洗。日常生活中要让患者多休息多喝水,避免频繁排便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症状。患有细菌性痢疾后,患者食欲大大下降,可喂食适当半流质食物,食用米粥、米汤等,待排便次数得到有效控制后,可适当食用蛋类、肉类等食物。


    此外,要在患者腹部做好保暖工作,以此有效缓解肠道蠕动,也可减少患者腹部疼痛。可以准备一个暖水袋,放置在患者的腹部,让患者保持侧躺可有效减轻腹部压力。最后,应做好患者的臀部护理工作,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擦洗臀部,用棉布擦干后,涂抹适当凡士林,对肛门周围的皮肤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脱肛或肛门周围细菌感染。一些年龄较小的患者可使用纸尿裤,但是注意纸尿裤在弄脏后要及时丢弃,保持患者臀部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