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0年03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络民心 “网”固阵地 筑牢社区防疫“铜墙铁壁”
本报记者 高富强 陈施妤

“网”,一道门里两把叉,仿佛是在告诫人们:疫情防控期间,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密切接触,不要着急恐慌。以“网”为剑,方能披荆斩棘。以“网”为树,方能植根社区。


   “这段时间如果非要出门,请不要忘记戴口罩,要记得勤洗手、勤通风。”


   “一定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每天要在家测量体温两次,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7.3摄氏度,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在抗“疫”阻击战中,成都市青羊区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们走街串巷,上门入户,普及防疫知识,消除群众恐慌,解决病人困难,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连连好评。


    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疫工作得以有力、高效推进,离不开医务人员们的英勇奋战,更离不开长久以来收获的“民心”,而这份信任的建立经历着一场漫长又坚定的“织网”过程。

 

互联互通,让群众安心落意

 

“医生,请你们上门来看看吧,我弟弟56岁了,卧床20多年,他现在眼周浮肿,齁喘,进食减少。我不太懂医,不敢随随便便让这么一个身体差的人到医院啊。”3月14日下午,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刘强接到辖区既往所管的一位重点人群家属的电话,他第一时间向中心值班人员做了汇报。


   “好的,你不要着急,请把你的具体地址告诉我们,另外请你再告诉我们患者体温及其他一些相关情况。”在询问完患者及家属的新冠流行病学相关情况和基础身体状况,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后,中心值班领导廖勇和医生王怡带着必要的出诊设备就出发了。


   “他这种长期卧床的患者,一定每天定时把他扶起来坐坐,拍拍背,适当多喝水,不然他呼吸道的分泌物排不走,就容易引起齁喘,有些时候还容易发生意外和危险。”王怡到患者家里后耐心地给患者家属解释着。


   “谢谢医生,你们太好了,今天确实把我急坏了,以后我一定注意!”患者家属激动地给王怡道谢。“另外根据患者的情况,我会给他配点药,提高他的抵抗力和对症治疗,到时我们把药给你送过来。近期每天我们都会来随访一次,了解他的情况,有什么也请你及时和我们联系。”详细地嘱咐完后,王怡又回到中心,继续为患者开列处方。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家庭医生接到社区居民打来的电话比往常多了许多,“发烧了,我去不去医院?”“怎么办?我会不会是感染新冠病毒了?”“买不到口罩,不戴口罩可以出门吗?有什么防护措施呢?”……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慢性病或突发病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尽心尽力解决居民就医、购药、治疗困难等情况,将药品亲自送到家,真正做到签而有约,约而有签。


    正是在这样暖心又贴心的服务下,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为放心,所以依靠,在一次次的上门服务中,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

 

信息先行,许患者安室利处

 

进入3月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防控期,少出门、“两点一线”仍需坚持,对于“门特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却有一个难题横在面前,按照要求需要半个月去医院开一次药。考虑到“门特患者”不便出门,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居民所需,制定便民举措,让患者得到了科学的治疗。


   “中心目前有几千名门特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绝大部分,我们必须在上级安排、指导下提前谋划。要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想细、想全、想到。特殊时期,如何一如既往做好服务,让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让医生顺利开展工作?”中心医保科科长敖闲庭说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


    在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线上诊疗+药品配送”服务推出后,病情稳定、用药明确的门特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通过医院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问诊,并根据病情开具网络处方,药品24小时内派送上门,省去了门特患者定期到现场挂号、就诊、记账、拿药的排队时间,患者到医院的复诊次数明显减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细致入微,系责任安于磐石

 

 测量体温、验证身份证或医保卡、询问异地旅居史、询问呼吸道症状、解答患者咨询、引导就诊……预检分诊是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口。自门诊开诊以来,中心将关口前移,预检护士的的负荷也愈来愈重。


    在预检分诊台前,经常看到住院部护士陈盈盈忙碌的身影,患者较多的时候她要么在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和身体状况;要么主动维持秩序,让患者之间保持一米间隔,提醒相关人员戴好口罩,看到年老体弱的患者,她常常主动去搀扶,并帮他们接来热水。初春,气温并不高,但汗珠经常挂在她的脸上。


    除了预检分诊的工作,门诊护士们还投身于排查监测中,这意味着他们每天要穿梭于辖区的大街小巷,楼栋屋宇之间。用脚印一步一步地去丈量,然后挨家挨户地敲开房门,给需要的人测体温做健康记录。


   “我来,我是全科主治医生,沟通能力比较强,这个岗位适合我!”中心门诊部主任鲍晓霞主动申请到高速路口值守,进行排查监测。每天一大早,鲍晓霞就守候在集合点,迎着刺骨的寒风,面带微笑穿梭在车流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值守任务。去路口值守,看似工作简单,其实任务重,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小王,今天的排查任务有些重,晚上你来加班行吗?”“没问题,我去。”每次都是这样豪爽、干脆的一句回答。没有豪言壮语,但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就是平时还略显腼腆的王渊琨20多天的工作写照。


    陈盈盈、王渊琨、鲍晓霞都是基层卫生人的一个个缩影,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平淡甚至有些单调的工作,社区卫生健康的基础才被打造得愈发牢固。

 

朝气团队,使社区安然无虞

 

 在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们英姿飒爽、干劲十足,在社区防疫工作中承担着一项艰巨的任务。


    辖区内一所湖北客人较多的酒店是中心的工作重点,为了在做好客人健康监测的基础上,保证客人得到良好的服务,中心决定成立由卢小虎、莫宇、蒲修宇、王渊琨四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


    白天有繁重的排查、监测任务,回到中心后,匆匆扒几口晚饭,穿好防护服,带着消毒器具、消毒药品,几位年轻人又赶到酒店为酒店提供环境消毒服务。配好的消毒液体有25公斤左右,他们要走上4层楼,一层一层地消毒。


   “有时一天要打十多二十个电话,但看着客人焦急的神情,这个事我们必须把它做好;看着解答后客人脸上那放松的笑容,累点不算什么,值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莫宇说到这些,总是憨厚地一笑,这个土家族小伙从大年初二就一直守在中心,默默地做着这些看似单调、重复且繁重的工作,毫无怨言。


   “青年突击队”用耐心、细心、贴心的服务让湖北的客人感到宾至如归,让他们安心舒适地度过目前这段困难时期,感受到成都是一个友善、包容、好客、乐观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