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03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华西-成华”模式背后的思考
本报记者 高富强 徐咏秋 陈施妤

3月15日,记者在社区签约服务管理中心看到,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配有各类运动康复器材。膳食小屋的厨具一应俱全,大方桌前的黑板上写满各种科学饮食系列菜谱,这是签约慢性病患者必学的课程内容。


    中心副主任苟靖介绍,每周都会有华西医院的专家们为签约慢性病患者做心理、营养、运动管理的健康指导。这一独具特色的模式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华西和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他们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本报记者专访成华区卫生健康局调研员邹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马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主任李双庆,了解社区医疗卫生发展的新模式。

 

 记者:请介绍一下“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邹勇:成华区为了实现“让每位社区居民都能享受家庭医生服务”、与社区居民共创健康和谐生活方式目标,在双桥子辖区万晟社区邻里中心成立“华西-成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中心”。希望通过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人员互通、医疗互通、信息互通”,加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最终实现成华区的居民可足不出区就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记者:为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华西医院做了什么?


    李双庆:开展带教培训,提升基层能力水平。双方以“在线”和“在位”方式培养人才,从成华区家庭医生团队人才库选拔社区骨干上挂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等科室进修,跟师学习。


    专家下沉社区,直接服务基层。选派4名全岗全科驻点医师、7名半岗专科巡诊医师分片区下沉成华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帮扶,采取“专题授课+病案讨论+临床带教”模式开展全科、高血压、糖尿病等精准教学,每周分片区开展社区技术培训。


    畅通双转通道,引导居民有序就医。华西医院为联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预留专家号源,建立急救、住院及特殊检查专用通道。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转诊时,由华西全科专家指导家庭医生进行分诊,为患者开具双向转诊单,通过转诊绿色通道转至华西医院相应科室就诊。


    实现检验同质化,让患者留在基层。华西医院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检验结果互认互通。三大常规等基础检验项目可直接在中心检测,特殊检验项目由区域检验中心统一外送华西医院检测,患者在中心领取检验报告。

 

 记者:签约居民可在社区享受到哪些服务?


    马昆:社区以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有偿签约服务包的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健康管理服务方案;由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日常健康管理,华西医院全科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华西专科医生适时参与,搭建“全科医生参与、专科医生支撑、基层医生实施”的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华西医院的优质服务。


    记者:双桥子社区与川大华西医院联盟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马昆:随着联盟工作的推进,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总体呈现“四大增长”态势:诊疗量和接诊病种明显增长,医保备案诊疗项目增幅较大,科研能力也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在基层落地,基层医务人员在基层平台体验了高水平项目,职业愿景得以提升,主动扎根基层。居民们也改变了过去对社区医院不够信任的心态,现在他们有病会主动往社区医院跑,处理常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