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报告上传了,医生根本没有看,我花了801元,就给我来了一句减少激素药 ”“花150元问诊,病历都没上传完,情况都没说完,问诊就结束了。”甚至有消费者表示,由于自己所在城市医疗条件较差,便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选择了264元的“一问一答”线上问诊方式,结果只得到一句回复:“建议上医院检查。”一些医生在线问诊时敷衍了事、许多患者申请维权却投诉无门。
过去,要先在窗口排队挂号,然后在门诊等候医生叫号,再然后换个窗口排队取药;现在,许多人选择线上医疗,从注册账号到选择图文、电话、视频问诊,再到开出处方之后等待商家邮寄药品,每个步骤都可以在家完成。随着互联网平台功能细化,互联网医疗产业迅猛发展。线上问诊的方式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分担了线下门诊压力,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使其在家就能实现寻医问药。“网上问诊”的兴起无疑是一件好事情。然而,一些医生在线问诊时敷衍了事、许多患者申请维权却投诉无门。看来,问题多多的“网上问诊”也需要“把脉问诊”。
其一,“敷衍患者”如何约束?有的网上医生只是为了赚取利益,正如有患者反映的那样:病历、报告还没有传完,而“诊疗结果”就出来了。这不是明显的敷衍患者吗?对于如此“敷衍患者”的行为,如何实现“问诊费用的退还”需要有明确说法。
其二,“助理代劳”如何治理?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网络上挂号的是“某某专家”,而实际上一些专家会安排自己的助理,甚至是实习生代替自己在网络上与患者对话,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欺骗行为。患者网上问诊是为了看病的,支付了“专家费用”得到的是“助理回答”,不就花了冤枉钱了吗?
其三,“答非所问”如何处罚?有不少患者表示,在网上问诊的时候,有答非所问的情况,看着很像是“复制粘贴”的内容,感到自己是花了冤枉钱。例如,有患者询问自己的病情以及如何治疗,给出的答案是“去医院检查”。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问题?
发展“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早在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此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也出台了多个文件。不难看出,“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大产业。如何让这个大产业真正造福患者,确保规范运行是最基础的保障。这就需要我们的监管部门进一步结合“网络问诊”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更加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不能让“互联网诊疗”带病运行。 (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