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7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洗了这么多年澡,你是否知道——
洗澡方式不当会生病

       夏季随着气温的攀升,全国各地都是热浪来袭。洗澡已经成为不少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洗了这么多年澡你真的洗对了吗?要知道,不当的洗澡方式可能会引发一些意外事故。虽然洗澡直接导致死亡的概率很小,但错误的洗澡方式,确实达不到理想的清洁效果,甚至会引发危险。正确的洗澡方式是怎样的呢?频次、顺序、水温、时间等又有哪些讲究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李绍兰为大家一一讲解。

       洗澡频次:夏天需要每天洗吗

       中国皮肤科协会发布的《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每2~3天洗澡1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在干燥地区或者寒冷的冬天,建议老年人5~7天洗澡1次,年轻人3~5天洗澡1次即可。

       洗澡时间:早上洗还是晚上洗

       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早上或晚上洗澡。早上洗澡注意水温不能过低,最好控制在40℃左右,以免受凉感冒。晚上洗澡后不要立刻睡觉,因为刚洗完澡,身体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可以适当休息20分钟再睡觉,这样比较好。

       洗澡时长:20分钟内为宜

       洗澡时长因人而异,有的人三五分钟就冲完了,而有的人要洗半小时以上。如果洗澡时间过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从而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也易引起心脏及大脑的缺血、缺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一般情况下,淋浴10~15分钟就足够了,就算要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

       洗澡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

       夏季出汗之后,冲个冷水澡,感受从头到脚的透心凉,是不是感觉很爽?但“把冷水直接浇到身上”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突然的冷水刺激,不仅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甚至会诱发心绞痛或猝死。

       不过,冷水澡也并非绝对不能洗,要循序渐进。一般来说,最初洗冷水澡的时间宜短,2~3分钟即可,后期可逐渐延长;洗时先四肢,后胸背,洗完后一定要擦干。在洗澡过程中,如出现头昏、寒战等症状,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以免发生意外。

       要注意的是,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肝炎、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及高热病人,不宜洗冷水澡。

       既然洗冷水澡不是夏季的最佳选择,那么洗热水澡是不是对身体更好呢?

       其实,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洗澡水温度过高也是一种危险行为。因为,随着热水冲洗,大量血液扩张了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综上所述,洗澡时水温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38~40℃比较适宜。

       洗澡顺序:洗脸→洗身→洗头

       先洗脸,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先清洗干净避免毛孔堵塞。

       然后冲四肢、冲身体其他部位。四肢离心脏较远,用水先冲洗,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能减少对心脏的刺激作用。

       最后洗头,因为此时头上的脑血管和头皮毛孔已经适应了浴室环境,不容易造成刺激,头皮深层的油脂头屑也容易洗干净。


       ■知道多一点

       科学洗澡的“236”原则

       两种天气尽量不洗

       刮风下雪天和雷雨天。一定要在此时洗澡,一要注意通风,二要时间短,一个人洗完后,最好先通风20分钟,再换下一个人洗,以免浴室氧气不足。

       三种身体状态最好不洗

       饱食、空腹、发烧时最好不要洗澡。

       刚吃完饭,人体内大量血液聚积在胃部,这时洗澡,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就会抢占流向胃部的血液,进而影响消化;饥饿时洗澡,可能因血糖降低导致晕厥,饭后一小时洗澡是最佳选择,可避免因饥饿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人在发烧时,身体热量的消耗也在增加,当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 ,人体处于虚弱状态,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六种情况不要洗

       喝酒后。酒后血管会轻度扩张,导致血压降低,此时洗澡很容易发生晕厥。

       运动后。机体受到冷热水刺激后,会影响肌肉和皮肤的血管,导致器官供血量不足,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急性发作。

       打胰岛素后。洗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晕,建议打胰岛素半个小时后再去洗澡。

       按摩前后1小时内。按摩时气血短时间内充于体表,也会使全身各脏器相对缺血、缺氧,此时洗澡,易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

       针刺治疗后。针刺治疗后为防止针孔因为接触水而感染,不宜马上洗澡。

       一般来讲,毫针治疗两小时后方可洗澡,特殊体质者(过于敏感或易感染者)则可放宽到半天时间。其他有较大针孔的针刺治疗,例如小针刀治疗后,则要避免在治疗后的1~3日内接触水。

       拔火罐后2小时内。拔火罐后,皮肤局部有瘀血,皮肤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特别是洗冷水澡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寒。 (赖谦 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