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07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椎间盘突出 能保就不切

       一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人可能已经疼得坐立难安。若病情较轻,通过人体自我调节就可缓解症状,急性期则建议卧床3~4周;病情较重的患者先“保间盘”,进行理疗、烤电、按摩、艾灸、针灸等保守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牵引,即通过外力让突出的椎间盘回到原位,为人体争取自愈时间。但单纯牵引术的治疗效果往往有限,因为牵引过程中患者通常躺在床上,只能暂时让椎间盘复位,一旦站立受重力作用,椎间盘就可能再次受压,造成二次伤害。

       当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一系列保守治疗无效,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神经功能。目前,大部分椎间盘手术都是“切”间盘,比如传统的椎间盘切除钉棒内固定术,会在脊柱后部的小骨头上开一个“小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切除椎间盘的突出部分,或在内镜下从后方或侧方椎间孔到达椎间盘,切除突出部分。

       除了吸收、缓冲压力外,椎间盘还有稳定脊柱、增加运动范围的作用。人体之所以能自如地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等动作,离不开椎间盘。若把椎间盘“一切了事”,比如椎间盘部分切除,就像将外胎的鼓包切除,修补后虽然能继续使用,但相比于其他部分,更容易破损,术后仍有复发可能。(据《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