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常常被称为“心灵感冒”,意思是抑郁症像感冒一样常见,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有的抑郁症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有的抑郁症伴有精神病症状;还有一种隐性抑郁症,能继续工作生活,不了解的人是完全看不出来的。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个体差异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类表现。
心境低落。它是最核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心态悲观,程度轻重不等。轻度患者会闷闷不乐、缺乏愉快感、兴趣缺失,重度患者会感到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甚至表现为出现自残、自杀的想法。原本开朗的人变得不爱说话,郁郁寡欢,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而原本就内向安静的人,可能会变得更忧郁、爱哭,而且易怒,不好沟通。总而言之,不论是内向还是外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都提不起兴趣,呈现出一种性情大变的状态。
思维障碍。患者常表现在记忆力下降,做事拖延,反应迟缓,总是走神,尤其是做决定特别困难,总是犹豫不决。思维内容多悲观消极,严重时患者甚至出现妄想等精神类症状,比如因躯体不适而怀疑自己患有重病,也可能会出现幻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
意志活动减退。主要体现在以前容易做到的事情变得困难,甚至连起床、刷牙、洗脸都变得艰难,生活懒散,不愿社交,长时间独处,甚至不语、不动、不食。还有一些孩子表现为行为障碍:包括违纪、打架、逃学、物质依赖、过度使用网络、孤独、退缩、不与同学玩耍等。
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费力,总是回忆过去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总是想些悲观的事。
躯体症状。涉及各个器官,导致患者去医院的多个科室就诊。常见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头疼头晕、胸闷胃痛、肢体发抖等。
抑郁症的发生跟什么有关系呢?抑郁症是一种能够给人造成躯体和精神双重伤害的疾病,它的发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有家族抑郁病史的人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在家族遗传方面,导致青年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父母患有精神病;父母虐待或忽视;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等。
与生物化学因素有关。药理研究表明,体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受体功能降低,可能出现抑郁症状。
与生活因素有关。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生活中一些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问题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如被成年人虐待、被拐卖等。这种伤害很严重,甚至会影响一生。
此外,慢性疾病、不合理饮食、抽烟、酗酒、滥用药物等也可引起青年期抑郁症。
如果不幸患上抑郁症,自己可以从这几方面调节:
不要自责。抑郁是一种疾病,不要自责“我为什么得了抑郁症”“都是我的错”等,而是要告诉自己 “我需要帮助了”。然后想开点,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苛责自己,因为不完美才是真实的;学会换位思考,在面对问题时,想一想他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做。比如一个人的情绪往往是受他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影响,比如说不幸摔跤,积极心态的人就会想没事的,因为没受伤,消极心态的人就会很悲伤,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啊,今天肯定是过得不顺利的一天。所以,有时候事实很难改变,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个人的情绪就会完全不一样。
给自己减压。如果自己感觉这段时间非常疲劳且很难承受的时候,不妨踩一踩“刹车”。适当改变一下生活、给自己减压,比如把太难的工作暂时托给别人。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冲锋陷阵”,不仅容易力不从心,还可能变得更加沮丧。另外,抑郁会影响人做决定的能力。因此,此时最好不要做重大的决定。
规律作息生活。不要以生病为理由,让自己随心所欲。平常几点起、几点睡、几点吃饭,还是要按规矩来,以免变得越来越懒散。
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一起参加一些自己平时擅长的运动,能让自己有成就感、逐渐恢复自信,对战胜抑郁大有好处。建立个人快乐清单,列出做哪些事情会让自己开心,然后付诸行动。比如,喜欢运动的就多跑步,喜欢音乐的就经常唱歌等。做了这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个人的情绪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最近的经历,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保持社交活动,通过与人交流可以减轻抑郁的痛苦体验。
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对情绪起到明显的改善,比如散步、走楼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天晒晒太阳,有可能你的抑郁情绪就会有所改善。
饮食多样化。推荐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为宜。
找专业医生。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并给出相关治疗方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森田(抑郁症)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