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6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针灸后应该注意什么
吕艳妮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精粹之一,具备许多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今天就为大家来科普针灸后有哪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针灸后什么时候才能洗澡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循经取穴,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并且对人体伤害较小,一般在针灸2个小时后可以洗热水澡。但建议针灸后的第一天最好不要接触冷水,以免被寒湿、邪气侵入体内,从而影响临床疗效。针灸后还要尽量避风,尤其是要避免吹空调。

       关于针灸的禁忌

       1.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和饥饿的人不适合进行针灸治疗;对年老体弱的人进行针灸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平躺的姿势,手法要轻柔。2.孕妇针刺不能过猛,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可使子宫紧缩的部位禁止针灸。3.有出血症状,或经常自发性出血,外伤后鲜血难以止住者,不宜用针灸。4.如果患者合作性较差,则不予留针。不能在婴儿的囟门进行针灸,也不能在宝宝的哑门穴、风府穴施针。5.皮肤感染处,溃疡处,疤痕处,肿瘤处,禁止进行针灸治疗。6.对眼睛、胸、肾、颈等部位进行针灸,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及尿潴留患者的耻骨结合区进行针灸,要注意针刺入的深度与角度,不能直刺,以免伤害到重要脏器。

       针灸的注意事项

       过度的疲劳和饥饿者。要注意休息和进食,很可能会出现晕针现象。晕针的症状主要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晕针后,应立即让患者躺下休息。

       针灸的疼痛是由于针刺入皮肤而引起的。针灸可以将疼痛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所以第一次针灸的患者,要保持镇定,尽可能地放松身体,更有利于施针。当针进入皮肤之后,患者会有一种酸痛、发麻、发胀的症状,有些部位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针感传导、扩散以及触电感之类的症状,这种症状在中医上被称为“得气”,属于正常的针刺反应。

       患者在接受针灸时,应该选择一种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在注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在留针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折针或者是针体移位的情况,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也有个别患者在针灸后会感觉到疼痛,通常几个小时就会恢复正常。

       针进皮肤后仍感觉到疼痛。这种情况推测是针的尖端触到了血管,此时可以直接告知医师,以便于调节针刺的方向、避开血管。针刺偶尔会触及一些细小的血管而导致出血,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除了一些部位会对身体的美观情况产生细微影响之外,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如果在针孔周围出现小血包,应该对其进行局部压迫三分钟以上,对于小范围的青紫色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会逐渐自行消退。不要让针灸的部位受风,受寒,也不要沾水。特殊针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明确洗澡时间。出针后,千万别用手去揉捏针孔,否则容易引起瘀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在进行针刺后,如果出血或者是青肿淤血等症状,不用太过担心,通常1~2个星期左右就会自己吸收或者是消失,也可以适当热敷,这样可以加快消散的速度。

       配合使用烤灯或艾灸时。要注意让穴位保持舒适的温热感,避免温度过高,有任何不适感要及时告知医生,避免出现灼伤。如果皮肤的感觉功能下降减退,也要及时说明,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烫伤。在拔罐和留罐的过程中,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很可能会出现水泡,所以要让患者和医生共同配合一起做好记录。(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