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5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名特殊新生儿闯过难关
25周仅850克 3个月后成功脱险
□李翠 本报记者 方继莲

       近日,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近3个月的竭力救治、精心护理、悉心呵护下,一名原本25+4周、850克的小宝宝,不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体重还达到了2100克。

       闻风而动 护母婴安全

       2月8日,一位25+4周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即将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产房分娩。为了保障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新生儿病区团队在接到产房急救呼叫后,第一时间预热暖箱,准备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设备驻守手术室,经新生儿团队、产科医护人员和麻醉师通力合作,当天7时53分,这名特殊产妇顺利产下仅重850g的宝宝。

        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自主呼吸微弱,团队立即在产房辐射台覆盖保鲜膜保暖,并进行复苏抢救处置,宝宝生命体征随即转为平稳,在转运暖箱T组合通气下直接转入新生儿病区进行后续救治。

       竭力救治 闯生命难关

       由于宝宝肺部发育不成熟,而且宫内感染极其严重,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医务人员紧急对其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治疗、还原母亲子宫内温暖环境保暖等措施,及时稳定住了血氧饱和度,呼吸也得到改善。

       然而,由于宝宝出生体重低、血管条件差,外周静脉远不能满足宝宝营养治疗用药需要,这就必须在细如发丝的静脉上开通通道,搭建营养输送“生命之桥”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陈佳当机立断,先为宝宝进行脐静脉置管,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picc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为宝宝搭建起了生命支持通道。

       精心呵护 伴健康成长

       为了让这个孱弱的小生命健康成长,新生儿团队依据宝宝的病情详细制订每日诊疗计划,并多次开展大查房,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实时精细调整诊疗计划,确保宝宝治疗对症及时;新生儿病区护士长魏丽蓉带领护理团队实行集中护理、专人护理,并根据宝宝的生命体征、化验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药物治疗及精细计算喂养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照护下,出生接近3个月的宝宝终于从一开始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再到5月2日实现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大跨越。为进一步实现患儿高质量生存,经团队讨论后专门设计了后期治疗方案,以及促进宝宝身体各项系统健康发育的计划。

       据悉,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病区曾先后成功救治29周600g、25+5周800g、病情复杂的超早产儿……屡次刷新纪录,为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去了温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