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3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用陪伴和坚守温暖残疾患者
15年后 他们过得很好
□左雪梅 谭明剑 本报记者 王丹

       15年前,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撕裂了汶川大地,也让一些人的身体带着永久的伤痛。

       15年后,山川抚平伤痕,废墟走向重生。50多名脊柱残疾患者相聚在一起,用葫芦丝吹奏《我和你》,道出对生活的热爱。

       这一天,是他们一年一度的互助小组活动日,所谓的互助,就是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相互帮助。在这天,活动组织、策划全部由互助小组成员自行操办。而能开展这样的活动,都得益于他们的灵魂队友——赵正恩。

       组建三级康复医共体

       帮助残疾患者回归社会

       赵正恩是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绵竹市人民医院迅疾组建了康复医学科,在随后15年里以康复医学科为桥梁,上联香港福幼基金会、国际助残组织、残疾人联合会等专业帮扶组织,下联镇乡卫生院、村卫生站、地震伤员及其家庭,后拓展至脊髓损伤、截肢、老年失能和脑瘫等患者。通过三级康复联动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康复指导、居家改造等服务,帮助残疾患者走出家庭、回归社会。

     “我作为正常人,无论怎么富有同理心,他们都会觉得是一种不对等、不平衡的关系,还是很难走出来。但是,如果是患者之间的交流,他们更容易接受。”赵正恩说,出于这样的原因,该院康复科帮助患者在相互之间进行“传帮带”,如今的互助小组里不仅有地震致残的患者,还有许多因交通事故等意外导致伤残的患者。

     “医院每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其中包括做手工、包粽子等,这种看似简单的聚会,对我们这群人来说却十分有意义。”唐永红因地震导致脊髓受伤瘫痪在床,15年来,在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的治疗和陪伴下,她的身体逐渐好转,也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在跟绵竹市孝德镇的医联体建设中,绵竹市人民医院选派优秀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到孝德镇卫生院,并与卫生院康复科医生和孝德镇毫照村、桂兰村、高兴村等村医共同组成医疗队。每周五下午开展居家康复指导,每次服务2到3户人家,每户指导时间40分钟,平均每位患者接受服务5至6次(前两次由3个团队共同下乡指导,第三次、第四次由乡镇卫生院医生跟进指导,最后两次由绵竹市人民医院跟进评估患者居家康复效果,主要是评估患者、家人及乡村医生对居家康复的管理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帮助当地百姓提升了康复的意识,更是降低了致残率,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

       从“志愿者”到“自愿者”

       她将根留在了绵竹

     “脊柱损伤的患者,从损伤的那一天起,就与尿不湿、尿管终身相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每天服药,还需要每日更换五六次尿管。”吴丹,一个东北女孩。汶川地震发生后,还在大学学习康复治疗的她毅然奔赴灾区支援,而来了后,她就再也没走,一直参与脊柱损伤患者的康复工作。

       2008年,刚离开象牙塔的吴丹,被震区的残酷吓住了——“一些患者缺胳膊少腿,还有瘫痪的。”川渝的空气潮湿而闷热,常常做完一次康复指导,吴丹就已大汗淋漓。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两个月后,吴丹开始犹豫要不要在这里长期待下去。直到一次强余震来袭,她看到满屋的伤员,用跑和爬的方式拼命往室外逃。那一瞬间,她下定了决心:留下来。

     “康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重要程度不亚于治疗。”绵竹辖区内的地震伤员成立了互助小组,每个月会组织一次活动,这十来年,吴丹基本没有缺席过活动。

       细心的吴丹曾专门计算过,严重的患者每月仅在尿不湿和尿管上的花销就需要大约600元,这对于失去经济来源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而如果因照顾不当,后续引发的治疗、护理费用更是会让他们雪上加霜。

       有的病人希望回家静养,而作为医生,她希望让病人在家里也能有合理的康复,从房屋助残改造到日常康复,她都给予了专业建议。从业多年,她记不清接触过多少伤员,翻翻手机,经常保持联系的就有30多位。

       她自己也从最初的一个“志愿者”变成了愿意为患者辛勤付出的“自愿者”。吴丹说,她觉得这一切,都是一场特别难得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