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贾雨

     “伤筋动骨一百天”,在传统观念中,百日的时间,骨骼才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现代康复技术的提升,按照患者的病情及康复阶段实施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其预后效果。

       骨折的定义

       骨折是一种骨骼或骨骼组织全部或局部破坏的现象。易发于小孩和老人,也可发于中年和青壮年。因为摔倒、车祸、高处坠落、暴力等原因导致的骨折类型有许多种,四肢骨折是最常见的。一般来讲,人体的上臂、前臂、大腿、小腿以及关节附近的骨折,都可以称之为四肢骨折。在临床上,许多骨折患者因惧怕疼痛,对康复训练的认识不足,以为骨折后只需固定休息,“骨头长好”就没事了。然而,骨骼和肌肉是运动的基础,骨骼、肌肉、神经在骨折后控制功能协调,才能让人重新获得运动的能力。高质量的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强化骨折的固定,促进骨折局部的血运,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避免组织粘连,还能加快骨折的愈合,降低不良并发症的产生。

       因此,大家千万别认为做了骨折手术就什么都好了,常常会面对许多问题。首先出现的是疼痛和肿胀;其次是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这是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其次,因为上肢或者下肢受伤,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比如上肢骨折,会影响正常的穿衣、吃饭、上厕所等。而下肢的骨折会对腿部的承重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在行走、上下楼梯、出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便。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而骨科的康复治疗是对外科手术和非外科手术的延续。骨科康复疗法主要是以预防功能损害,促进功能恢复,并对患者进行代偿和替代,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恢复。

       骨折早期。受伤后1~2周,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受外固定限制,骨折处还没有愈合,此时对健侧患肢和躯干,应尽量保持其正常活动。对于骨折固定部位的肌肉,主要以等长收缩训练为主要内容,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对骨折的愈合也有好处。

       骨折中期。在受伤后的3~8周内,患者的疼痛感逐渐消失,肿胀也会随之消退,骨折的愈合也会变得更加稳固。这个阶段,除了持续进行肌肉收缩训练之外,还可以逐步让骨折处的关节活动得到恢复,并渐渐从被动活动转变为主动活动,如果病情许可,就应该尽快下床去做一些全身运动。这一阶段的运动以保持、扩展、增强、逐步增强的关节屈伸、伸展运动为主。

      骨折后期。骨折后的8~12周,这个阶段已经达到了骨折的临床愈合,已经将外固定物移除,骨骼可以恢复一定的支撑力,所以可以适当提高关节的主动活动强度,训练肌肉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尽量让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的强度、动作的准确性等得到恢复,这样就可以让四肢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恢复。可以逐步增加负重、两手相对的推拉等训练。

       骨折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要及时了解骨折的愈合进程,并要经常接受医生指导摄片,观察骨痂的生长状况。康复治疗应避免一蹴而就,根据躯体恢复情况进行。2.过于严格地控制对骨折端稳定的活动不利。3.在做被动运动时,不要匆忙地用力拉动或按摩骨头,不要让骨头受到伤害。4.对于骨折迁延不愈、关节有碎裂、外伤性关节炎等情况,不适宜使用功能性疗法。5.医生与患者之间要密切合作,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讲解各种功能训练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让患者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从而积极主动,科学地进行相应训练。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