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医技党总支第二党支部(检验科党支部)在医院党建工作“一条主线(聚焦公立医院三大责任)、两个一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党建)、三向培养(把专家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专家、把党员专家培养成干部)”的党建品牌引领下,全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共融共促”。
2022年9月30日凌晨5点06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绵阳市中心医院医技党总支书记、检验科主任曾家伟。得知绵阳市主城区即将开启临时静态管理,他敏锐地感觉到一场新的“战斗”即将打响。早上6点20分,全科人员整齐地出现在科室学习室,讨论工作预案、准备物资……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3年里,这样的工作状态和速度是这支“幕后”团队——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全体员工的常态。在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下,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检验科全体员工凭借过硬的工作作风,不断擦亮“生命至上”的鲜明底色。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在疫情防控战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医技科室,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迎难而上,快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并用高质量的检测技术,为抗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家伟说:“在当时的防控背景下,核酸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病毒发现的及时性,如何兼顾生物安全,保障检测质量及报告时效,是检测人员在工作中需时刻紧绷的安全弦。”
成立绵阳市新冠核酸检测基地,制定核酸检测高效运作方案,实现PCR实验室内24小时人机不停歇,日最高检测量3.5万余管……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在党组织引领下,用专业与敬业保障了核酸检测的准确及时。
“过去3年,检验科党支部共派出10批42人次参加省内外核酸检测工作,每支外派队队长均由党员担任并兼任绵阳市队队长,个人最长支援时间达70余天,累计完成1亿余份检测报告。临时党支部成为抗疫一线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得到了受援地区和单位的高度赞扬。”曾家伟表示。
“三向培养”激活人才队伍
党员是党支部的“细胞”,专家、干部亦是医院科室的“细胞”,怎样有机联动三者,促进党建和业务有效融合?检验科党支部开展了有益探索。
“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原则,通过‘三向培养’路径,为广大员工提供宽广事业舞台,锻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检验科党支部组织委员陈曦表示。
唐洁,是检验科“三向培养”的典型。14年前,硕士毕业的唐洁来到检验科,怀揣“临床医生的眼睛,临床医学的前哨兵”的责任感,默默深耕临床检验、生化、免疫等亚专业,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过硬本领,成了检验科一名年轻的党员专家。
但医学检验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面对新形势,科室许多像唐洁一样的年轻党员觉得自身所学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发展所需。“目前,科室余琳、徐蓓两位博士继续攻读四川大学博士后,唐洁、陈曦两位硕士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众多优秀党员的共同努力和示范下,科室成功获批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协助医院立项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曾家伟表示。
在“三向培养”模式下,如今,检验科党支部人数已达40人,占科室总人数近一半。
以学促干开新局
2月14日下午6点,检验科全体党员职工下班后,整整齐齐来到学习室,开始了每月固定的主题党日活动和科室质量控制会。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探讨交流学科前沿知识、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实的学习内容,让在座的党员职工收获颇丰。“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刻苦学习,精益求精,以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石睿分享道。
保持“先锋动能”,学习教育不可或缺。检验科党支部通过沉浸式学习,将医疗质量、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紧密结合,持续提升全体党员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全面提升党员业务能力的同时,检验科党支部坚持完善青年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引导年轻员工在重点项目、重点岗位锻炼成长。
李婉怡是科室一名年轻的检验技师。2022年4月2日凌晨,接到科室主任通知要马上支援上海抗疫时,李婉怡没有丝毫犹豫:“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因工作表现突出,2022年,李婉怡荣获“绵阳市第十五届杰出青年”称号。
“‘为人民服务,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科学、准确、高效’,既是科室文化也是身为医学检验人的职业操守,更是医院80多年来一直秉持的‘红色基因’。”曾家伟说,“我们将结合科室实际潜心钻研,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支部建设,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活力,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