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家庭用药要避开这些误区
刘秀琼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其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人都会家中常备一些常用的药物,以此应对感冒等常见的疾病。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安全用药的意识还不足,导致家庭用药存在许多误区,不仅无法有效改善病情,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人们应及时了解这些误区,提高自身安全用药意识。

       误区一:擅自调整用药剂量

       药物用量直接决定着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应以安全、有效为核心,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服用适量药物,将药物安全性放在首位,保证合理用药。部分患者用药安全意识不足,在用药时认为增加用药剂量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或认为联合服用多种功效相同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缩短疗程,但实际上药物均具有副作用,过量用药不仅不会提高药物功效,反而会使多余的药物蓄积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毒性作用,增加副作用发生的概率。

       除此之外,由于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部分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病情得到好转时,便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停止服药,使疾病无法持续得到控制,进而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二:总是睡前服药

       一些患者认为,在临睡前服药能够更好地促进药物吸收,但实际上在服药后保持平躺,极有可能导致药物粘在食管上,而部分药物具有不稳定性或腐蚀性,尤其是胶囊类药物、颗粒状止疼药等药物,当其在食管处溶解后,极有可能导致患者食道黏膜受损,引起食道溃疡,使患者吞咽时感到喉咙疼痛,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出血。此外,夜间往往是患者血压水平的低谷期,若睡前服用降压药物,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因血压大幅度下降,导致其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严重后果。

       误区三:随意使用抗生素

       部分人认为发生流行性感冒后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但实际上抗生素是治疗细菌类感染的药物,而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部分患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具体发病原因以及抗生素的治疗作用,导致其在出现体温升高、流鼻涕时随意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还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细菌耐药,使患者在真正出现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四:习惯热水送服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用热水服药,但实际上有些药物用温度过高的水送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效果,如胃蛋白酶合剂等助消化类药物,这些药物中富含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脂肪酶,而酶是一种具有活性的蛋白质,使用热水送服会导致酶失去原本的活性,失去其催化作用,继而导致药物无法有效帮助消化。再如止咳糖浆等药物,其主要是将止咳药与糖浆相结合,使糖浆能够停留在患者咽喉黏膜表面,起到保护作用,以此减少咽喉部黏膜受到的刺激,达到止咳作用,并且糖浆中含有止咳药物,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发炎的黏膜表面,起到镇咳作用。若用热水冲服,会导致糖浆黏稠度下降,无法使其停留在咽喉黏膜表面,进而导致其无法发挥真正药效。正确的服药方式为用温开水送服药物。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人们购买药物的途径越来越多,购买药物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发生一些病情较轻的常见病后往往会选择通过家庭用药改善病情,这使得家庭用药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人们应重视用药安全,了解不合理用药的危害,避免走入用药误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健康。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