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往往因为疾病或残疾等原因需在家静养。这时,一个非常高危的健康因素常常被忽视。对于这样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讲,家属往往只在意原发病的康复情况,却忽视了局部受压及护理不当带来的次生影响,即褥疮。如果长期不重视这个问题,甚至会危及卧床老人的生命。针对这种情况,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兰晓东介绍了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以及如何对褥疮进行预防。
褥疮也称压疮或压力性溃疡,指骶尾部、脚踝、脚跟、臀部等突出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由于长期受压形成的局部溃疡甚至坏死。理论上来讲,如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所有人都会发生褥疮。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罹患风险则最大。
病人出现褥疮后家属往往无法及时发现,等到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或接受洗浴时才引起注意。还有个别家属缺乏基本的护理常识,长期不为患者清洗身体,加上患者表述不清等因素,病变已相当严重都不会发觉。严重的褥疮可造成肌肉和骨骼的溃烂,并发感染时会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为这样的疾病导致家庭悲剧,令人唏嘘。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褥疮呢?最基本的就是让卧床病人获得科学专业的护理。如果家庭成员不具备相关知识和能力,应该尽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确实需要自主护理的话,建议家属做好以下几点:
1.减少局部受压。尽量使用较软的床垫,合理使用一些垫圈或气垫装置以减少骨突出部位所受的压力。协助病人定时翻身,不要长期以同一个姿势卧床,翻身时不要使用推、拖、拉等动作。如果使用了石膏等固定器械,需要保证位置正确和衬垫的光滑,防止产生压力或摩擦。
2.保持清洁干燥。病人的衣服、被褥等要常换洗;身体及时清洁,如果不能洗浴,也应定时用热毛巾擦洗。病人出汗或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洁以保持干燥。病人居住的卧室要保持通风和整洁,防止增加致病因子导致患处感染。
3.保证营养摄入。病人要加强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坚持一日三餐,多吃瘦肉、鸡蛋等;养病期间减少吸烟或者不吸烟。
4.经常检查病人的皮肤状态。如果病人自述局部发痒、疼痛等情况,或发现病人皮肤出现水疱、溃疡、瘀伤等情况要及时送往专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5.患有糖尿病、肾衰竭、心力衰竭、多发性硬化症、外周动脉疾病和帕金森病等病的病人,发生褥疮的风险更高,这一点尤要注意。 (兰晓东 白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