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3年03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爷患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胰管结石
“三镜联合”一次性清除结石
文/黄明星

       近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强强联手,成功为一名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胰管结石的患者实施了“超声内镜EUS+十二指肠镜(ERCP)+腹腔镜”三镜联合下取石手术。该手术不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患者病情危急同意手术

       伍大爷患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多年,一个月前因腹痛、发热等症状,前往当地诊所就诊,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他担心手术风险及复发等问题,拒绝了医生的建议,依旧选择保守治疗,能拖就拖。

       就在前不久,伍大爷腹痛的症状明显加重,难忍病痛的他来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徐理茂在详细了解病情后,安排其进行了相关检查,增强CT及MRI结果显示胆囊及胆总管内布满了结石。

       结合相关检查及症状,徐理茂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伍大爷仍犹豫是否手术,坚持回家观察。可就在回家当天,持续加重的腹痛让伍大爷彻夜难眠,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小黄人”,于是第二天早早就等候在了徐理茂的诊室门口。

       徐理茂见伍大爷蜷缩在座椅上,上前查看发现老人腹痛加重,同时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于是立即通知内镜中心做好急诊内镜取石准备。在得知持续严重的结石梗阻可能会造成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时,伍大爷终于同意进行急诊ERCP取石术。

       术后感叹:也没那么痛苦

       治疗前,EUS下见异常扩张的胆胰管,其中一颗结石甚至嵌顿在十二指肠乳头处,ERCP下切开乳头0.1cm后结石瞬间“飞出”,积压多日的胆汁喷涌而出,伍大爷自觉腹痛瞬间消失。处理完嵌顿的胆总管结石后,徐理茂想起老人EUS检查中异常扩张的胆胰管,仔细查看发现是蛋白样胰管结石,于是一次性为伍大爷完成胆总管结石及胰管结石ERCP取石术。同时在肝胆胰外科的通力协作下,为老人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一次性为患者解决了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胆囊结石3个问题。

     “三镜联合”是治疗复杂胆囊、胆管结石、胰管结石最好的选择,术中可一次性取净结石、通畅引流,减轻以往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此外,还可免除患者因留置T形管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伍大爷在经过“三镜联合”手术后,清理了身上全部的“石头”,出院时他笑着说:“我感觉手术也没那么痛苦,打了几个小洞,恢复很快嘛,是我太大惊小怪了!”。

       医生提醒

       徐理茂介绍,胆总管相当于一个下水道,如果被堵塞,会引起梗阻、黄疸、肝功能损害、化脓性胆管炎。化脓性胆管炎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病人生命;还可以引起胰腺炎,如引起坏死性胰腺炎也会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存在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应尽早治疗。

 (郫都区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