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
“软实力+硬支撑” 党建引领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本报记者 陈施妤

     “大姐,您不用太焦虑,一定要放宽心。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调整好饮食结构,按我给您说的护理方式去做,您的症状会逐渐改善的。”2月7日,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黄亮像往年一样,来到安州区文星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慢病指导、讲解健康知识等服务。这也是该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引领,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点、切入点、结合点,实现以党建工作的“软实力”对医院工作的“硬支撑”,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实践中,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深耕文化建设

       厚实高质量发展底蕴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是生产力。这对于该院的每一名员工而言有切身体会。

      “我们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创新工作方法,找准党建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文化聚力量,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谈及医院发展,该院党委书记张加宇如是说。

       该院成立于1946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医院文化,“安医人”是该院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近年来,院党委将医院文化价值观融入党建工作,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宗旨,“诚信、仁爱、和谐、博精”的院训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励人,为医院发展凝聚核心动力。

       走进医院风雨长廊,一幅幅历史图片与简约古朴的建筑相互辉映,无声诉说着党引领医院走过的风雨历程与如今迎来的蓬勃生机,吸引着过往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目光。传承弘扬医院文化,把患者需求与医院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让责任担当意识在职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升着队伍的向心力、团队的凝聚力。

       院党委委员尚晓蓉介绍道,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医技协同 共同发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携手共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等主题活动,引导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增强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

       大力实施“双培养”机制

       厚植医院发展根基

       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双培养”机制,把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5位中层干部和1位学科引进人才当选为支部书记,真正做到了把党员的先进性与工作业绩有机结合,培养党建强、业务强的党支部书记,打造了一支党建与业务并进的队伍。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荣誉激励着每名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展风采、亮业绩。在党员身上,有温度的“工匠精神”得以充分彰显。2022年,医院麻醉科主任林杰、宣传科科长刘亚、呼吸内科副主任黄亮、王华4名党员被评选为区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医护知识深造、体贴病患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基层服务一线 

    “健康直通车”开到家门口

       为让全区群众尽享优质医护服务,安州区人民医院组织各科医务人员深入村组、社区、家庭,开展义诊服务、健康知识宣传、合理用药指导等工作。

       2022年9月22日,一辆“健康直通车”开进了雍峙村,这是安州区人民医院正式开展“健康直通车”义诊行动的第一站。尚晓蓉介绍,该活动旨在开展全方位、多触角健康普及、健康体检、慢病知识宣传的义诊活动,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健康观念,提高全区人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行动计划为期1年,每月开展1~2次。

       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终点,长期以来,安州区人民医院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的营养剂和动力源,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着浓厚的“民生温度”。

       正如院党委书记张加宇所说,“只有深入基层、与群众互动,找出关键点,全心全意服务于群众,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团队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通行卡”实实解民忧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人民健康是基石。作为医疗战线,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为?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打通村民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深深扎根。

       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七里村、高观村与秀水青松村是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村,为深入解决基层群众的看病问题,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助力乡村振兴,该院根据疾病季节特点,结合农村人群实际情况,组建党员志愿义诊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健康义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专家团队的诊疗。同时,将慢性病、传染病、危急重病健康讲堂“开”进村。

       2022年8月20日,该院的医生团队来到秀水青松村,上门为村民进行前列腺炎、结石及白内障等慢病筛查,并宣传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

       73岁的村民刘秀萍平日身体还算硬朗,不过近些年来,视物模糊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因为传统观念怕痛、怕花钱,不懂治疗方法,迟迟未去医院检查。眼科医生李伟检查了刘秀萍的情况后,立即对她进行了宣教并交给她一张“绿色通行卡”。

     “老人家,这张卡您收好,拿着这张卡到安州区人民医院可以享受到一系列优先服务,这上面有我们的联系方式,有紧急情况及时联系我们。”护士长余涛涛详细解释道,村民们拿着“绿色通行卡”到医院可以免挂号,直接找到医生就诊,平时身体上有不适,也能随时拨打卡片上的预留电话,向医生描述病情。

     “谢谢,谢谢……”当“专家送医到家门口”成为现实,这位七旬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看完病后,她抓住余涛涛的手,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内心的感谢。

       在安州区人民医院开展的一次次上门义诊活动中,一声声感谢、一次次握手的场景在泌尿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超声科等各个义诊专家面前轮番出现,温情就这样在大家心中流淌。

       与此同时,该院还指导村卫生室提升医疗技术,为村组开通急诊服务绿色通道,构建新农村下的慢病管理模式,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民医院为人民,不仅是服务理念,更是行为准则。我们希望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为患者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情怀的医生,打造一所有温度的医院。”张加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