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会给小孩子带来很多痛苦,小儿肺炎也是许多家庭会经历的烦恼。肺炎如果发现得早,就可以及时得到治疗,对痊愈有很大帮助。相反,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情况,使肺炎拖延了一段时间才治疗,可能会让小孩病情加重,甚至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导致小儿肺炎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那么诱发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小儿肺炎是一种非典型肺炎,也被称作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于支原体被某种病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在儿童肺炎中占比高达40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在细菌与病菌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呼吸道黏膜处,吸附在细胞膜上,通过增殖和释放毒素的方式对原细胞组织进行损伤。与此同时,肺炎支原体细胞还会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的各个器官中,经过感染之后损伤多种系统的免疫能力,造成身体功能出现异常。
由于肺炎病情发展较快,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休克等危险情况。为了不影响到儿童的生命安全,需要对肺炎患儿行专业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
病情观察 由于小儿肺炎患者的年龄平均较小,所以护理人员要负责密切观察患儿的身体变化,包括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一旦发现患儿有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咳嗽剧烈等症状,要立刻送往医院寻求救治。
发热护理 针对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其发热情况。如果患儿年龄不足一岁且轻微发热,护理人员应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措施。对于发热情况较为严重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两种方式相配合,合理使用降温方法,减少患儿的不适,进行退热处理。除此之外,要注意患儿的衣物和被褥厚度,防止患儿由于衣物过厚而体温升高,导致患儿出现呼吸不畅、心情烦躁等症状。
呼吸道护理 小儿肺炎会导致患儿出现程度不同的呼吸障碍。护理人员尤其要关注患儿的呼吸状态。如果患儿在睡眠中姿势不正确要进行纠正,并且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流动,确保患儿能够顺畅呼吸。如果患儿呼吸严重困难,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患儿提供吸氧护理,谨防患儿由于心肌缺血而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
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注意小儿肺炎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对患儿的任何不良反应进行应对。如果患儿采用药物治疗,要尽量保证单用;如果患儿需要静脉滴注,护理人员应持续关注患儿的心率变化等身体状况,防止滴注速度过快导致患儿不适。
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患者年龄普遍偏小,在呼吸困难、疾病困扰的状态下,耐受力不高的患儿会出现躁动情绪,可能会做出大哭大闹等举动。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要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安抚,提示患儿家属加强对患儿的情绪引导,加长陪伴时间。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患儿家属进行解释,说明小儿肺炎患者的哭闹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情绪,无需家长忧虑过度。如果家属的焦虑情绪传染给了孩子,也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提示,防止对患儿病情造成影响。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小儿肺炎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患儿的饮食进行建议。如果患儿饮食还是以母乳为主,要通知家长减少喂养时间。如果患儿已经可以进行正常饮食,护理人员要建议患儿少食多餐,多吃维生素与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或是过冷、过热的食物,尤其要提醒患儿不要多吃含有钠盐的食品。
(西昌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