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紧贴群众愿景 更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是“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首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精准对接全体人民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的新需求新期盼,着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把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到新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之基。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

       党组书记、主任 杨小广

       2022年,成都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疫情防控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成都市级医院首次进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A+ 等级,全市120救护车配置水平提前达到“十四五”国家标准。过去的365天里,广大医务工作者非常辛苦,齐心协力共建健康成都,市民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3年,我们继续围绕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健康成都建设,聚焦“三个做优做强”,结合24个重点片区实际,针对性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医疗核心功能区建设,助力健康特色功能区建设,做优其他片区基本功能,启动建设市中心医院、市脑科学医院等27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同时推动“中医药+”产业向多元化、精细化发展,打造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聚焦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涵,优化基层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医养结合服务综合能力,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提档升级,同时要全面提升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效能,加强智慧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助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提升全市卫生健康领域现代化、智慧化水平。

       自贡市卫生健康委

       党委书记、主任 黄晓春

       2023年,自贡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紧跟国家决策部署,紧扣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中心重点,紧贴群众关切愿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中心),认真落实“两个统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贯彻“三新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四项工作,即引育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运用高精尖技术和实施卫生健康现代化管理,抓实“五个一”,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为健康四川建设贡献自贡力量。一是深化一项改革:推进综合医改创新赋能,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二是实施一个工程:深入实施卫生健康保障工程,夯实基层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健康服务底色更加温暖。三是推动一批项目:加快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新基建项目,让事业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四是筑牢一道防线: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五是建好一支队伍: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素质,让人民群众认同感更加强烈。

       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

       主任 张福鑫

       2023年,攀枝花市将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契机,在省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高质量建设区域医疗健康中心。一是打造高水平医疗中心。实施“专病专科、名医名院”发展战略,推进医院“特色、差异”发展。二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持续推进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县域医共体和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三是狠抓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按照“保健康、防重症”要求,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有序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做好第四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四是深入推进健康攀枝花建设。持续抓好健康城市示范建设和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健康促进县(区)全覆盖。2023年,我们将紧贴群众民生需求,因势而谋、应势而变,提振精气神、跑出加速度,推动事业发展更有“温度”、健康家底更添“厚度”,为健康四川建设贡献攀枝花力量。

       泸州市卫生健康委

       党组书记、主任 曾妍

       2023年,泸州卫生健康工作思路用“165”进行概括。“1”即紧扣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这一目标。“6”即系统实施“六大”行动:一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破冰行动,以泸县基层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龙头,让改革成果惠及百姓民生;二是医学医疗高地攀峰行动,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学医疗第三极;三是基层卫生能力提升行动,织密织牢人民健康防护网;四是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让中医药事业产业齐头并进;五是区域一体化格局构建行动,高起点推动成渝双圈和川南经济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六是卫生健康综合服务提振行动,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积极创建乌蒙片区生态康养旅居地和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5”即着力强化“五大”支撑,即重点项目支撑、干部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支撑、数字信息支撑、行业法治支撑,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泸州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