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这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每天都发生着故事,故事的背后,无外乎两个选择——坚持或者放弃。
我是一名精神科的医生,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我管床的一位抑郁症患者,17岁,漂亮,学习成绩优异、擅长画画……如果我的17岁是这样,我会很自豪,但是她却不快乐。这困扰着我,也困扰着她,我们有着共同的疑问:“为什么不快乐?”在我出科时,她仍在住院,病情并没有太大的好转,我开始去思索:世俗认为应该满足的东西,当你拥有了,你是否会觉得富足与平和?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精神科,我的答案是:“我对人充满着兴趣,我想去探索、去体验人的复杂与有趣。”我同样也为我的专业感到自豪,我觉得它改变着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世俗的成功标准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人?其实我们拥有一项与生俱来的财富:体验快乐的能力,这同样值得珍惜。同时我也深知世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且难以抵抗,所以我格外理解那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在心内科轮转期间,我第一次直面患者的死亡。这是一个心衰的患者,整个医疗组看着他在病房渐渐好起来,早上我们还欣喜于他症状的减轻,下午患者就猝死了。整个医疗组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4次除颤,数次注射肾上腺素,但很遗憾,奇迹没有发生。整个过程中,触手可及是患者越来越低的皮温,目之所见是家属的泪水与绝望,最后我听到师姐对家属说:“回家的路上,不要让被子把患者的脸蒙起来,这样就像睡着了一样。”
第二天带教老师告诉我们,心衰患者死因一般有两类:心衰最后“衰死”和猝死,而后者往往更多见。我在那一刻真实地触及了“生死无常”几个字,再次明白:立足当下,珍惜眼前人。路过这人间,不过几十年,万不可浪费。
医院,这个神奇的地方每天都发生着故事,故事的背后,无外乎两个选择——坚持或者放弃。说不清哪一个更容易,或者哪一个更艰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伪装来保护自己,却又在每个抉择中将真实的自己展露无遗,我在这里见到了太多的真实,医者原来也是一个可以让人卸下防备的职业。
华西,这是每个西南地区医学生心中的圣殿。路过华西,会驻足抬头停留一会,像是到了某个旅游景点,停下来瞻望某个塑像。华西,它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迎着无数人希冀的目光。在疫情之下,华西的担当也足以让我们这些学子骄傲地挺起胸膛,深刻诠释了什么是“能量越大,责任越大”,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成长的道路从不轻松,我们都怀着对顶尖的向往,却又一次次地被困难拖住脚步。曾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来华西,我说:“因为我想来看一看山顶的风景。”我一直记得高中课本上的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终于,我也努力着,来到了我想来的地方,见到了超出我期待的风景。各位同道,医学这条路,道阻且长,但风景独好,望诸君不忘初心,我们一起砥砺前行!
老师评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带教老师蒋莉君:专硕,意味着在读研究生,在学好平时理论课的同时,还要完成33个月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所以,蒋兴梅同学经过这一阶段的培训,写出了对住院医师生活的深刻感受,非常难得。同时,也让我们对医学了解得更为透彻: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篇文章也向我们展示了精神科住院医师的学习面貌和情况,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心、身、灵”,才会适应大健康以及大医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