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李文平

       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为支持盆底组织的韧带或是结缔组织遭到损伤而发生的。典型症状为在腹部用力,如打喷嚏、咳嗽等时,会发生不受意识管控的尿排泄情况。自然分娩是产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理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给产妇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

       一、产妇自然分娩引发盆底肌或结缔组织损伤; 

       二、产后持续存在尿失禁现象的产妇有效尿道长度缩短,尿道关闭压力降低,打喷嚏或咳嗽较用力时,腹压增加超过尿道内压力;

       三、盆腔器官的前部区域出现缺陷,也就是阴道前壁或是膀胱出现膨出现象,而阴道前壁发生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阴道上段发生的膨出则与排尿困难有关;

       四、产后早期产妇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是剧烈运动情况,从而导致产后松弛的盆底肌组织无法有效复原。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主要是通过使用药物来达到改善膀胱功能的目的,以促进尿道阻力升高,避免漏尿,管通(米多君)为治疗药物的典型代表。轻、中度型或无手术治疗条件,以及害怕手术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比较理想。

       二、雌激素治疗。这一治疗手段较适宜绝经或是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雌激素药物会有使患者发生如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癌症疾病的风险,所以建议患者在有丰富治疗经验的专家、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三、运动治疗。缩肛治疗:每日做两次,且早晚各进行一次,一次锻炼量在50~100遍左右,一遍维持3~5s。仰卧起坐治疗:平躺于地板或床上,保持双脚固定后进行仰卧起坐,一次10min,2次/日。双腿活动:平卧在空地或床上,规律、快捷地进行双腿伸缩活动,10min/次,一天进行3次。针灸理疗:采取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效果,改善膀胱运作功能。主要取患者中极穴、关元穴以及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等多个穴位实施相应的针灸治疗。

       四、手术治疗。中度及重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使用上述治疗方法而无治疗效果的患者应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不少新的手术方法相继诞生,如尿道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较之传统的手术方式效果更好,值得广泛应用。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怎么护理

       心理护理 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和最大安慰,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配合度,促进患者病情尽早康复。

       膀胱护理 制定合理的排尿时间并建立规范且科学有效的排尿习惯,提高排尿功能恢复效率。比如,初始护理阶段:白天,每隔1~2h用一次排便器;夜间,每4h用一次排便器,而后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逐渐延长排便器的使用间隔时间。

       肌肉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取最佳排尿位,如立位或坐位等,并指导其试着做排尿动作,先缓慢收缩肛门后再尝试收缩阴道及尿道,形成上提盆底肌的感觉。在收缩肛门和阴道时,需要尽可能地放松大腿、腹部肌肉,每次收缩时间不低于3s,10秒/次,连续进行10遍,不觉疲累和乏力最宜。

       皮肤护理 随时保持阴道和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且干燥,采用温水清洗肛门、会阴部位的皮肤,并勤更换内裤、护理垫与床单等,避免发生感染。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