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方牙缝有菜叶、衬衫有汗渍、吃饭吧唧嘴、文件有错字,你会告诉他吗?相反,如果你是那个有“小错误”的人,你希望别人告诉你吗?近日,美国哈佛商学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小问题。
研究团队首先开展了一项关于面部瑕疵的初步研究。每个研究人员脸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可修复的瑕疵(如口红污渍、巧克力污渍),但最后只有2.6 的实验参与者会将瑕疵告知研究人员。随后团队又开展了5个实验,共涉及1984名参与者,探讨建议“给予者”和“接受者”对获得建设性反馈的意愿。
结果发现,给予者普遍低估了接受者想要得到反馈的欲望程度和重视程度,即人们认为,别人不希望被提醒自己犯的一些小错误。这种“低估”不仅存在于陌生关系中,熟人关系或亲密朋友中同样存在。尤其当“小错误”比较严重时,如在工作报告中反复犯错、多次打断客户、来往邮件中语言粗鲁等,人们更加不愿去提醒出错者。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不愿纠正,主要是考虑到后果,例如在他人眼中自己的良好形象是否破灭,是否会影响关系;他们也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例如当面指出问题是不是会让他人难堪。然而,当我们自己是那个犯了小错、有瑕疵的人时,我们是希望他人提供建议、帮助改善言行的。
除此之外,当研究团队让反馈给予者和接受者换位思考后,参与者才意识到,自己其实低估了不做出反馈给对方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反馈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要,如果你希望别人提供有价值的意见,自己也可以给别人这样的建议。因此,下次当你听到有人发音错误、脸上有脏东西的时候,可以指出来,因为他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需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