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人睡觉流口水 当心!
刘晓红

       很多老人睡觉时会流口水,一般认为是睡姿不正确导致的,比如趴睡、侧睡可能使口腔处于压迫状态。另外,老人睡觉时总流口水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一定要细心观察,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生理功能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嘴部的肌肉松弛,肌张力减退,会导致老人睡觉时更易流口水。

       鼻部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等都会引起鼻塞,在睡眠状态下鼻子无法正常通气,只能张开嘴巴来完成,导致流口水。

       口腔疾病 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炎症可导致睡觉时频繁地流口水。牙位不正者在睡眠状态下嘴巴易处于开合状态,也易流口水。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导致胃酸或胆汁反流至口腔,可直接刺激唾液腺,或反流至食管下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作用,间接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使口水不自觉增多。

       面神经炎 常见于受冷空气刺激后,老人一侧面神经受损引起面瘫,伴有眼角歪斜、流口水等面部症状,无肢体瘫痪、头晕、头痛等。

       脑中风 即脑梗死、脑出血。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若夜间突然发病,会失去对口水吞咽的控制,导致被口水呛醒。家人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尽快送医抢救。

       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使唾液分泌速度加快,而本身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导致唾液清除能力下降,夜间甚至有因流口水窒息的危险。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患者晚期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常因口水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

       其他原因 比如用脑过度、极度疲劳、用药(抗癫痫药、精神类药、激素类药)等情况,晚上会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向大脑发出错误信号,促进唾液分泌。

       老人应如何防止睡觉时流口水呢?针对不同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除排查疾病、调整睡姿外,首先要保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其次,鼻炎、胃食道反流者要对症治疗;第三,如果老人因用脑过度或服用某些药物导致流口水,可在医生指导下多休息或停用可疑药物即可;第四,脑中风患者应尽早开展吞咽训练,并结合艾灸、针灸等康复理疗手段进行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可给予抗病毒、激素、针灸治疗,往往预后良好。

       生活中,老人还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流口水问题。调整姿势:半卧位可促使舌头帮助吞咽,减少流口水发生。促进吞咽运动训练:1.空咀嚼运动,在口腔中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进行吞咽动作。2.舌肌训练,让舌头在口腔内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3.腭咽闭合训练,老人含着一根吸管(另一端封闭)做吸吮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