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喂鸽子 大爷肺上多了几个洞
据《快乐老人报》

       近年来,养宠物的老年人增多,因接触宠物而引起的疾病也逐渐多发。医生建议养宠物的老年人要注意防病,平时接触家禽时也要小心。

      感冒时喂鸽子,他患上肺结节

    “肺结节变小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70岁的张大爷拿到复查结果,心情很激动。他因为常到西湖边喂鸽子,感染了隐球菌,导致肺部出现多发性肺结节空洞。由于发现及时,经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隐球菌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张大爷频繁喂鸽子的那段时间正好感冒了,因此中招。”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金华良介绍,鸽粪是隐球菌最重要的传染源,其大多经呼吸道入肺,若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很多患者一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却始终查不出原因。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病人往往都与养鸽子有关,有些甚至是因为邻居家养的鸽子,粪便时常拉在自己家阳台。

       金华良提醒,糖尿病、肿瘤患者和做了器官移植的人群免疫力低下,要减少或避免与鸽子接触;应避免在住宅内饲养鸽子,清理鸽粪时或在户外接触鸽子时都应戴口罩,不要和鸽子有过分亲密的接触,接触后要用肥皂水洗手;如饲养鸽子,鸽粪应用消毒水消毒或集中焚烧,防止粪便污染和传播疾病。

       爱逗鸟,他感染鹦鹉热

       湖南长沙70岁的李大爷早上去公园总爱逗同伴带的鸟,有时一逗就是几个小时。半年来,他频繁出现发烧、咳嗽、咳痰、乏力症状,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最终被确诊为鹦鹉热。

       湖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姚碧波介绍,鹦鹉热最常见的症状是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初发症状与流感相似。家庭养鸟是感染鹦鹉热的主要途径。建议养鸟禽的环境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最好选择室外饲养,相邻的鸟笼用隔板隔开。同时应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堆叠。自身存在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糖尿病患者,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基础疾病和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免疫差的人士,最好远离鸟类,避免感染。平时接触鸡、鸭、鹅等家禽时,也要勤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要直接接触和宰杀家禽。

       养猫养狗,他感染弓形虫病

       广西桂林67岁的潘先生退休后养了几只猫和一条狗解闷。因反复的高热伴有咳嗽、咳痰、气促等不适,医生给他用多种高档抗菌药物治疗半月,他的病情仍日趋加重。医生了解到他养有宠物后,考虑他可能感染了弓形虫,调整治疗方案后,病情立即好转。

       广西南溪山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唐芬介绍,弓形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猫和猫科动物,可经口感染、接触感染,症状有发热、寒战、咳嗽等。年纪大的、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础病者、孕妇等人群易感染弓形虫,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危及生命。建议这些人要少与猫狗亲密接触。此外,猫身上可能携带各种寄生虫,尤其是流浪猫,最好避而远之。

       此外,鱼缸常带有多种细菌与微生物,建议戴手套清洗,手部有伤口时,不要洗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