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多亏了你们的悉心照顾和帮助,让我感觉生活充满温暖……”2月17日,78岁的徐婆婆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血透室。而在她的电动轮椅上却多了一面鲜红的锦旗,这是她专门为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准备的“惊喜”。
2016年,家住安州区花荄镇的徐婆婆被确诊为尿毒症,每周需要到市级医院进行3次血液透析。每次都在老伴的陪护下进行血透,几年来,家与医院便成了徐婆婆和老伴的全部世界。
2021年7月,徐婆婆得知安州区中医院也开展了血透服务。为了减少经济负担和舟车劳顿,徐婆婆与家人商量后,便到区中医院进行治疗。
入科时,因徐婆婆才从外院重症医学科出院,身体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面色黄、食欲不佳、消瘦、精神较差,同时伴有重度贫血、双下肢浮肿。
内四科、血透室主任涂强接诊后,组织科室人员多次研究,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透析治疗方案,在用药和饮食方面进行了调整。徐婆婆的病情逐渐稳定,能吃、能睡、能开玩笑了,让大家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好久没有这么放松、这么开心了。”在去年7月1日的肾友会上,徐婆婆和病友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会。然而,平淡的生活却因为徐婆婆老伴的离世起了波澜。治疗路上携手的日子,便只剩下徐婆婆一人。
为了不给子女增加麻烦,徐婆婆让家人给她买了个电动轮椅。后来,一个电动轮椅、一个背包、一部手机成了徐婆婆治疗路上的固定搭档。
虽然徐婆婆一个人到医院接受治疗,但她并不孤单。“徐婆婆,您这会感觉怎么样?肚子饿不饿,需要给你拿点吃的吗?”“徐婆婆,是不是想上厕所,等下,我给你拿坐便器。”“徐婆婆,您看看东西收拾完没有?路上一定慢点哈。”……在徐婆婆床旁,经常会有医生、护士“话痨”般地给予暖心的问候。
目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徐婆婆身体状况良好,一周三次的治疗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