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3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为了他 医护人员当“模特”
打孔取石,68岁老人手术创口大小仅传统方法的1/10
□张昕 本报记者 陈施妤

    “医术精湛,妙手回春。”2月18日,接受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张大爷,术后身体恢复良好,准备出院的他向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泌尿外科、综合外科和麻醉手术室团队送上锦旗,向医务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肾盂积水,竟是“石头”作怪

       68岁的张大爷是一名建筑工人,长期以来他并无腹痛等症状,但时不时的尿血症状总让他忧心忡忡。

       2月13日,他来到绵阳妇幼保健院泌尿外科就医。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彩超提示肾上存在一个直径5~6cm的阴影。

       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大爷做了CT尿路成像检查,发现阴影实则为肾盂积水。而导致尿血、肾盂积水的“罪魁祸首”,竟是一颗卡在肾盂和输尿管之间的泌尿结石。

       如果不就医检查,张大爷不会知道体内已出现肾积水,更不会知道长期困扰自己的尿血症状竟然是一颗“石头”在作怪。

       开1cm小孔,解决大麻烦

       病灶找到了,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祛病根”。张大爷的发病部位深,传统的“开刀”手术创口达10cm,对年近70岁的张大爷来说更是下策。根据张大爷这种情况,选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无疑是最“友好”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只需要通过一个小孔直达体内,通过碎石、冲洗等方式,便能解决结石“大麻烦”。

       8:24,张大爷被送入手术室。

       泌尿外科博士、主任医师,院长李家兵主刀,在患者背部开出直径1cm左右小孔,在内镜下实现精准的“打孔取石”,麻醉医生密切关注呼吸参数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患者在全麻之下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

       10:45,一颗直径1.5cm的结石顺利“落地”。

       手术圆满结束。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张大爷身体恢复得十分理想。

       5天后,张大爷顺利出院。

       术前预演,只为找到最优解

       张大爷有多重基础疾病,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需采取俯卧位进行,张大爷脆弱的心肺功能,对手术团队、麻醉团队都是不小的考验。

       为了打好这场“硬仗”,术前一周,内外科专家多次联合会诊,对张大爷肺部进行消炎祛痰治疗。麻醉手术室再次由医护人员亲自上阵充当“模特”上手术床,一遍一遍反复“预演”手术俯卧位的各种姿势,只为调试出最优体位,让张大爷少些痛苦。

       都说真心换真情。这些点滴都被张大爷默默记在心上,暖在心里。他感慨地说,“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康复得这么好,现在舒服多了,睡得舒服了,胃口也好了,非常感谢李院长及医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