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3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别被极端励志做法误导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

     “四小时睡眠法”具有催人奋进的励志作用,为许多职场管理人员和职工所追捧。“比你优秀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句话在职场流传甚广,激励很多人努力工作、奋勇争先。此前,“四小时睡眠法”不仅被很多人尝试,而且还成为一些企业对职工提出额外要求的一个理由——瞧瞧人家那么成功的企业家每天都只睡4小时,普通人就更不应该抱怨加班太多、睡眠不足了。

       但事实证明,这种睡眠方法即使适用于极少数人,但对绝大多数人只会有害无益。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深知正常睡眠的可贵。近年来,职场猝死事件频发,睡眠不足、连续工作时间太长,是导致“过劳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职场,这种不具有普遍性的极端励志做法十分常见。此前,“强制996”“义务加班”等工作方式广为流传,为企业老板所称道,但如此作为属于违法,“996”也因此从励志的词汇,变成侵害职工权益的代名词。“四小时睡眠法”一旦被广泛引进职场,对职工权益的侵害程度将更为严重。宣扬“四小时睡眠法”或许本无恶意,仅仅是想教会他人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但从结果上看,也须防范好心办坏事。

       提高工作效率也要把准节奏,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能用“四小时睡眠法”等极端做法要求自己,更不能以此来要求别人,甚至使之成为职场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