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高致死率。每一年大约有78万人患病,生存率不高于40 。手术治疗与手术后辅助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是当前结肠癌的重要治疗方式。尽管结肠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手术治疗对机体带来的创伤、手术后的应激反应、麻醉方式等仍不可避免地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接下来就一起来学习下怎样自我护理吧!
饮食护理 手术治疗联合化疗往往会导致患者手术后免疫功能被削弱,因此术后饮食护理不但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一般情况下,结肠癌手术后的患者饮食要从水到口味淡的流食再到半流食,最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开始正常进食。手术后早期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就能开始进餐了。患者自身要注意,遵照循序渐进的饮食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简到繁。其中,由简到繁的饮食原则就是指在饮食转变阶段,要缓慢地增加食物的数量和类型,不可以突然大量摄入多种类型的食物与饮品。开始正常进食后,依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表,合理搭配饮食,以营养、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高热量食物、高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导。同时患者要细嚼慢咽,少吃多餐,按时按量进餐,不暴饮暴食。
体位护理 手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去枕,醒来后必须主动翻身,活动四肢。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可采用半卧位进行骨关节伸展、直腿抬高等训练动作。研究发现,患者依据医生的建议开展体位护理有利于肠胃的修复,降低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的产生。
心理护理 结肠癌患者因为疾病产生的不适感与对治疗方式不够了解,通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同时,接受结肠癌结肠造口术的患者,因为排便方式的改变,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来自亲属和医务人员的心理支持虽然重要,但患者自身也要作出积极调整。正视自身的疾病和后续的治疗,积极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病友之间的交流会以及其他社交活动,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转移注意力,将有助于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感,改善消极情绪。
功能训练 针对接纳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因为手术切除了绝大部分的直肠神经,且直肠癌手术会影响肛门括约肌,造成肛门括约肌短期内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手术后的储便、排便反射和大便控制力,因而患者经常出现腹泻、大便失禁等不适症状。在院外恢复过程中,患者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或者将两腿紧靠臀部,向肛门位置缩紧,深吸气时做提肛运动和肛门闭锁练习,每3h练习一次,每一次反复25次以上。除此之外,还要每日用温水坐浴,可缓解肛门炎症和水肿,促进消化功能的修复。结肠造口手术后,结肠癌患者必须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比如用胶手套或护指在手指上擦抹液状石蜡,探查扩大结肠造口直径,直径大约2.5cm,停留2~5min,2~3个月内每2周扩大一次,避免造口狭小。另一项研究指出,适量的运动能够降低结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因而患者必须在手术后身体机能逐渐恢复的情况下,由易到难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从而保障治疗效果。但是对于结肠癌结肠造口术的患者,一定要避免运动过量,避免造口脱落。
(荣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