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但我会将收获的点点滴滴在未来的日子里造炬成阳,尽我所能地照亮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路。
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之前,我在老家医院的感染科工作了2年,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过上“与疫情有关的日子”,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在这样一个科室里倒是也乐得清闲。但渐渐地,我在科室里遇见了不少孩子,我看到他们从哭得满脸是泪到好转后一脸灿烂,他们的欢乐就是对治愈最直白的认可,我决定,“转战”儿科。
2020年,我获得了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规培的机会,这一年,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从一个儿科小白,成长为即将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规培近三年里,我收获了太多。
犹记得在儿童呼吸内科时,那个看似平常的夜班里,一名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衰竭的患儿被焦急的父母抱入病房办理住院,作为夜班医生,我一如平常地前去查看患儿。面唇发绀、点头样呼吸、三凹征明显、精神萎靡,这是重症肺炎的表现,需要立刻予以急救处理、汇报二线医生。家属拒绝将孩子转入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于是我与值班的护士开启了一整晚的密切关注模式。终于,我们守着患儿到了第二天早晨,交了班,孩子的病情终于平稳,度过了危险期。我跟着导师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和查房。
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业务水平是对患儿最大的负责。轮转到PICU时,科室收治了一名颅内感染的孩子,需要完善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王青青,你来做腰穿。”科室带教老师一声令下,我的大脑开始调动所学的相关操作知识,说内心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我前期已经学习观摩了许多遍,更是在心里反复推演,还算是有底。开始动手前,老师给我打气:“凡事都有第一次,我当你助手。”
看着病床上孩子难受的样子,我必须控制好我入针的力度、速度和精准度,我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用手在患儿的身上确定好穿刺部位,手握穿刺针一针下去,拔出针芯,随后见透明脑脊液缓慢流出,我松了一口气,我成功了。
我喜欢独立思考每一次诊疗方案,也喜欢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的导师是呼吸内科一名主任医师,擅长哮喘、婴幼儿反复喘息等疾病的治疗,恰好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所以离开呼吸内科到其他科室后,我一有空就会跟着导师上专科门诊,学习相关知识。每次接收患儿的时候,我会先给老师们汇报我的诊疗方案,再让带教老师评判、纠正,不断锻炼自己的临床思维、独立处置病人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要独立面对患儿和充满期盼的家属,那时老师不会在我身边帮忙下诊断、做决定。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但我会将收获的点点滴滴在未来的日子里造炬成阳,尽我所能地照亮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路,践行儿童健康守护者的铮铮誓言。
我相信光,也想成为光。
老师评语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规培生导师谢诚:王青青在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严于律己、踏实肯干、勤学好问,她以不断夯实医学知识、增强临床技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目标,积极参与医院安排的各项学习及考核,顺利完成每个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各项指标,同时也荣获了医院2021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学员”称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王青青继续努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祖国医学事业增添一笔艳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