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饮酒的历史颇为深远。曾有古人说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优美的诗句赋予了酒存在的意义。然而,过度饮酒会对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其中酒精肝便是过度饮酒造成的常见疾病之一。酒精肝是在长期大量饮酒后所造成的肝脏疾病,此类患者普遍伴随5年以上的饮酒史,并且临床症状非特异性,可无任何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大家都知道酒喝多了伤肝,但在日常生活中,每当亲朋好友聚会应酬,在别人的盛情邀约之下,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时间长了健康问题就找上门来。本文将针对酒精肝的预防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展开科普,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酒精肝的表现有哪些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临床表现,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身体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现象。在临床实验室检查中,可出现肝脏肿大等特征。酒精性肝炎会伴随发热、腹痛、腹泻等现象,也存在明显的体重减轻,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贫血以及转氨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在疾病早期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发展至中后期后,会引起腹痛、乏力、发热、牙龈出血等,当肝硬化失代偿期间可能出现黄疸、腹水、浮肿、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
酒精肝的危害有哪些
酒精肝会引起腹水和感染。这是由于酒精肝患者的电解质渗透压异常导致大量腹水,在恶性循环中,造成电解质紊乱,引起整个系统衰竭。
酒精肝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酒精肝所引起的门脉高血压症,门脉高压症会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引起急性胃糜烂或溃疡等现象。若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改善措施,会直接造成患者休克,危及生命。
酒精肝会造成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也就是肝性昏迷,酒精肝患者发生肝性昏迷现象,大部分原因是消化道出血,造成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后存在继发性感染现象。这些因素与疾病本身错综复杂,会导致患者在肝性昏迷过程中,出现生命危险引发死亡。
酒精肝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由于乙醇在过度麻痹呼吸肌后,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并且,患者在出现戒酒综合征过程中过度呼吸会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引起电解质紊乱、低镁、低钙、低磷血症等。
酒精肝会诱发感染。由于在疾病状态下,患者伴随营养不足和其他并发症现象,会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感染。
日常预防从哪儿做起
节制饮酒 酒精对肝脏带来较大毒性,会直接影响到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和降低肝脏解毒功能,引起酒精肝。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严禁喝酒,促进病情改善。
改善生活方式 劳逸结合、起居有节,在康复过程中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轻重缓急以及体质的耐受度,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
合理饮食 多以素食、谷类食物为主,这类食物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常吃奶类、豆类食物,并注重补充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
调节情志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避免由于心理压力和精神因素的影响,造成对治疗过程造成阻碍。避免引起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的现象,有效调节自我不良情绪,保持情绪舒畅。
适度锻炼 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气功等方式配合简单的肝保健操进行锻炼,有利于肝脏休息,还可防止肝脏下垂。
酒精肝在治疗过程中不及时,会向着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方向发展,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酒精肝患者需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治疗措施,改善自我生活习惯,节制饮酒。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