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2年1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须知
南部县人民医院 任旭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是以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30g/L)以及大量蛋白尿(>3.5g/d)临床表现特征的一类症候群,其中低蛋白血症以及大量蛋白尿是诊断必备指征,可伴高血压或血尿以及持续性肾功能受损,多由肾小球疾病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首先要排除由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一般治疗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饮食一般采用低脂、低钠(<3g/d)、优质蛋白(0.8~1.0g/(kg.d))、高热量[>30~35kcal/(kg·d) ]的饮食方案,低蛋白血症及水肿严重患者需卧床休息,临床依个体情况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氨苯蝶啶、氢氯噻嗪或螺内酯),按需予人血清白蛋白或血浆替代品,酌情使用抗凝剂,适当补充钙剂,对于感染患者按个体情况使用抗生素。


治疗主旨


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 临床中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疾病,它不仅能够减少炎症渗出、纤维蛋白沉着和尿蛋白漏出,还可以抑制炎症中的增生反应,减轻组织纤维化。临床一般使用口服法,初始剂量使用泼尼松1~2mg/(kg.d)治疗8~10周,10~12周后剂量逐渐减少,直至停药或维持小剂量使用,整个疗程6~12个月,可依患者个体情况一日量顿服或两日量隔日顿服,水肿严重或口服疗效不佳时可使用静脉短程冲击法应用。在应用激素治疗后病情反复或2周后未见尿蛋白减少,可考虑激素不敏感,可按个体情况(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慎重使用细胞毒药物协助治疗,一般注意,在治疗1~2周出现利尿反应后,需补充钠、钾、钙离子,预防低钠、低钾、低钙血症,关于激素应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需要及时观测及时处理。


对于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证、不耐受或不愿接受的患者可按个体情况联合或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一般以增强疗效和减少药物副作用为原则,关于药物种类选择以及疗程的长短,应结合患者临床指征及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消肿及减少尿蛋白 关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中出现的水肿情况,一般采用利尿剂进行处理,临床常见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潴钾利尿剂,另外血浆、人血清白蛋白或其他血浆替代品静脉输注,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促进组织水分回收并利尿,但可能会引起肾小球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轻则延长病程,重则损害肾功能,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及观察。


尿蛋白的控制可以很大程度延缓肾功能情况的恶化,是肾小球疾病预后的重点要素,临床中一般使用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控制肾小球内压,从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


总结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最终目的是保护肾功能。对该疾病,日常建议卧床休息,使用低脂、低钠、优质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方案。在临床治疗中,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处理,一是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对此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证、不耐受或不愿接受的患者,可按个体情况联合或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第二个部分是对症处理,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中出现的高度水肿及大量尿蛋白情况,一般使用利尿剂和ARB、ACEI进行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个体治疗差异性大,且易复发或预后差,需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用药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