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2年1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道”之“养”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陈璐

中医在原始社会就已显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其基本理论。而道教以“道”为宗旨、本源,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中医看病本身就是一个指导养生的过程;道家讲修身,而放在中医学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养生的概念 ,而这个“养生”,无论从原理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自古与“道”密不可分。


“中医养生”的原理,即是指运用中医的基本道理、基本规律来进行养生。这些原理的基础与道家的很多思想不谋而合。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德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就是说“道”是至高无上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就存在了,万物毁灭之后,依然存在,他化生了阴阳,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大道无情,不会因个人思想、感情而发生改变;大道无名,大道本身就是一种境界,不论虚实,生长养育着万物,这个万物包括人类本身,所以“大道”之“养”,乃是顺应着阴阳,符合万物生长的规律。


《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由此可见,“阴阳”为万物之根本,养生之道贵在遵循万物之根。


观上述论述,本人认为“中医养生”的原理,就是调和阴阳、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其包含了调自然、天地、人体、脏腑、万物之阴阳,顺天地、自然、四时、五味、社会、人体本身之气,合天地万物五行之配属等诸多方面。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这也是养生的根本。而同时这个“养”蕴含、贯穿在了人生、老、病、死之中,尤其是“病中之养”更为重要。故中医中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即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核心理念。


“中医养生”的原则,即是根据中医的原理来规范的“养生”行为。


《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是顺应自然规律,避免邪气侵袭,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精神内守,真气调达。
在道家经典著作《太平经》中认为:“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人受天地正气而生,身体居天地之间顺应四时五行。如果人能够处天地间而保有正气,天下万物都能够随之而“正”,而这个“保有正气”,需要的正是“形与神俱”;人如果失职,丧失了“保有正气”的精神面貌及能力,病即从中来,又何来长寿?如果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天地万物则也会随着人的“不正”而 “邪气大作”。


那怎样才是“养”的好方法呢?“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这就看出,传统的“养”,不是吃药,更不是吃保健品,“养”来源于生活,包含在我们的饮食、起居、锻炼、情志调摄等方面。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也就是说如果心烦意乱,嗔恨贪之心起,忧思多虑,便会受酒色财气等污浊之辱,连人身都难保,又何来修身呢?这个“修身”除了指“悟道”“得道”外,其最基本的还是指要保有“形与神俱”之修道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