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2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用爱铸就“医养标杆”
文/邓晓洪 唐颖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供图

如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当我国刚开始出现社会老龄化苗头的时候,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原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 “医、护、康、养”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近10年来,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加快了发展步伐,使医养结合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每个家庭关心的“老人问题”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医疗照护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化解矛盾
让数据后面的不安变成安心


成都市2021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成都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320.8万人,占20.61%,70岁及以上年龄段户籍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比例持续上升,达到51.81%,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这个看起来显得有些宏观的数据,在落到家庭身上的时候就成为微观现实。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分析老年疾病谱,建强了老年康复医学科、阿尔茨海默病综合管理区、安宁疗护中心、老年营养科等老年特色专科。首创的“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照护、养老、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模式帮这些家庭化解了矛盾,让家庭成员得以从焦虑中摆脱出来,节假日则到医院探访陪伴老人,先前的不安变成了安心。


内扩外拓
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将照护人员放在与医生、护士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由此形成照顾院内老人的“三驾马车”,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开了先河。正是因为服务的专业、周到、细致、体贴,医院逐渐变得一床难求。家庭对医院的信任度和追随度转化为知名度,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很快声名远播,省内、国内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医院床位很快不够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始“内扩”。2017年,医院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住院床位数从原来的600张增加至1200张。2020年12月,医院二期工程破土动工,预计将在2023年投入使用,床位数也将超过2200张。


社会日益加剧的老龄化依然无法让医院满足众多家庭的需要,这也催促着该院不断采取新的措施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于是,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始“外拓”,让专业资源走出去,采用“联基层”的方式搭建“医养协作”平台。从2014年开始,医院先后与4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关爱老人医养协作”协议,组建专业队伍定期到协作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巡诊、营养指导、康复指导、健康咨询讲座、部分健康档案管理、老年照护技能培训等服务,开通绿色快速转诊通道。


聚集力量
让全社会关注老年群体


但凡与医院有过交集的家庭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是一家温暖的医院。这份温暖不仅仅是院内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帮助老年群体。


2022年重阳节,由成都市卫健委和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承办的“全国智慧老年公益行动——成都站”正式启动,这次“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解决他们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从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10月和11月,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将组织成都各区(市)县持续开展“智慧助老”培训,培训内容同样为智慧就医、智慧出行、智能手机使用等。


从2014年开始,每年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都要举办志愿者服务联盟活动。截至2022年,这一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和该院一起为老年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的单位和机构已经发展到100余家,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这十年努力所带来的成果,让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站在了聚光灯下。2021年,医院作为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唯一代表出席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在分享四川医养结合经验的同时,也分享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