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2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卫生健康这10年
据健康成都官微

(上接10版)

多元发展
国际国内高端业态
及要素资源聚集


2019年12月,包含13个部分39条的《促进成都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发布。《若干政策》亮点纷呈,释放出成都推动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满满诚意,企业发展、人才引进、社会办医、创新创业、群众受益纷纷迎来重大利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2021年,全市新晋社会办三级甲等医院7家,其中,综合医院4家、专科及中医医院3家。成都京东方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都青城山医院、爱尔集团四川眼科医院等项目竣工投用,成都万达国际医院、泰康西南天府医院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新举措、新进展、新气象频出,健康服务业发展能级提升加速。对外,成都健康服务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促进国际国内健康服务业高端业态及要素资源聚集;对内,切实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和发展信心。


传承创新
三甲中医医院总数
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成都现有1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总数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55.80%,基本实现社区卫生站与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全覆盖,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全市建成4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6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77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实施“城乡中医药一体化项目”,新都区纳入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现有四川省“十大名中医”2名、省名中医84名、市名中医183名。建立完善中医药人员“县管镇用”机制,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做法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充分肯定。


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将中医药融入森林康养、旅游文化、生态本底,在西岭雪山、熊猫谷等景区、景点培育特色鲜明的优质中医药森林康养、文旅品牌,探索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成都模式”。都江堰市获评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幼儿园、进校园活动,打造“成都市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基地”。创新实施“成都名中医流动车”“成都中医寻诊地图”。推动中医药服务首次亮相参与世警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医药文化传播“成都路径”上升为国家经验获得推广。


关口前移
将健康送到寻常百姓家


自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成都市坚持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市常住居民免费提供国家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都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人均30元(高于国家人均标准5元)到2022年底的人均94元(高于国家人均标准10元)。十年来,针对群众需求,成都市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先后增加了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市级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


2012年,成都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儿童、孕产妇、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人群,深入践行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连续、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家庭医生团队3039个,为701.62万名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9.22%。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补短板”的要求,成都市高标准实施基层硬件提升工程。在经历了“十一五”“十二五”两轮硬件提升工程后,继续实施“十三五”硬件提升工程,对全市3600余个基层机构从房屋建设、功能设施到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全覆盖、全方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水平,分别完成359个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383个基层卫生机构诊疗设备提档升级、2063个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为提供高品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打下基础。截至2021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万元设备5987台,新增业务科室440个,卫生技术人员总量达2.5万余人。


爱国卫生
连续28年
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今年1月,全国爱卫会传来好消息,成都市通过第八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连续28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1993年,成都成为全国第一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的副省级城市。2018年,成都市入选全国首批38个“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是入选的唯一一座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荣获首届“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2021年,成都市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域覆盖”,成功申报为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首批国家级试点城市,并再次荣获“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组别排名第一。


通过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城市基础设施极大提升,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市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共促共进
被国务院表彰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成都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举全系统之力对涉藏州县大力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支援。2012年以来,按照对口援建的部署,每年选派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500余名,对甘孜州14个县、阿坝州6个县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对口帮扶,把健康送进雪域高原。


坚持“扶智”与“扶志”并举,将单一的技术支援转变为对思想根源、为民意识、责任担当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援,逐渐实现由“输血”变“造血”的医疗人才培养转变。注重培育示范和选树先进典型,选树出以党建结对促业务深度融合的党员先锋模范团队——新津县对口支援医疗队、孩子心中的“曾妈妈”——曾容、羌山肾病患者生命的护佑人——李明鹏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迅速掀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热潮,激励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持续克难奋进。


打破受援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瓶颈,有力缓解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形成民族地区与成都卫生健康事业共同发展、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201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公卫防线
全市已建成
25个城市核酸检测基地


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完善“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目前全市疾控机构共计23个,其中“三级甲等”疾控机构1个、“三级乙等”疾控机构4个,“二级甲等”疾控机构16个。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已连续17年无本土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1年低27.56%。


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12个,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阳光救助”工作连续13年被市委市政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2015年,成都市将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肺炎疫苗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惠及老年人近200万。


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康副校长”工作机制,实现全市4100余所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健康副校长全覆盖,获得孙春兰副总理肯定。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一条链艾滋病防治模式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作为全球最佳模式推荐,成都艾青春学生防艾模式在全国推广。


成都市疾控中心与中国医科院合作共建“中国医科院成都新发突发传染病工作站”,持续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最大日接种量达62万剂。同时,全市已建成25个城市核酸检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