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2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肠道中隐藏的炸弹——肠息肉
四川省肿瘤医院 聂畅波 刘超

现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享受生活,旅行、购物、美食、网游……各种方式层出不穷。然而,在诸多丰富多彩的方式中,兴起了一种“体检热潮”,各种体检套餐五花八门,而体检结果往往又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相信大家在议论体检报告的时候,往往都会听到一个并不陌生的名词:肠息肉。那么肠息肉到底是啥?


什么是肠息肉


其实,肠息肉就是自身肠道长出来的“肉疙瘩”,它是所有结直肠隆起性疾病的总称,只要是肠道内突起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病理结果之前,都叫息肉。中医认为,患者先天脾胃虚弱,易生痰湿,阻滞气血运行,痰瘀互结而形成息肉。


肠息肉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炎性息肉多数为良性息肉,一般随着时间推移或者抗感染治疗后自行消退。而腺瘤息肉则有一定的恶变概率,约80%的大肠癌就来源于息肉恶变。结肠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慢慢增大,细胞出现变异,最后恶化为结肠癌。由息肉发展到结肠癌,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

肠息肉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有研究表明,肠息肉多见于50岁左右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且男性癌变可能性更高。其原因可能是男性生活更不规律,且存在吸烟、饮酒等高风险诱因,加上在结直肠癌的诱发中,性激素可起到保护作用,其中雌激素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导致的男女差异。此外,长期慢性肠炎、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相互作用、高龄、长期便秘等都是肠息肉发生的诱因,也有相关报道表明:脂质代谢紊乱(如常说的血脂高)可使炎性息肉向腺瘤性息肉甚至直接向癌症转变。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减少肠息肉发生率至关重要。


哪些“肉球”会恶变


目前发现肠息肉的方法主要为肠镜,当大家拿到肠镜报告时主要从两处了解自己所长的肠息肉“凶不凶”。第一处就是报告的图片,若息肉较小(≤20mm),呈半球形,色泽与周围黏膜类似,表面光滑,带蒂(如叶子柄),则多为良性,其恶变可能性往往较小;若息肉较大(>20mm),呈分叶状或者菜花状,表面糜烂,宽基广蒂,色泽暗红,则极有可能变成恶性。第二处在于肠镜描述,其中多见以一种罗马数字描述息肉的分型,它的专业名词叫作山田分型,国内一项研究表明:除Ⅰ型组外其余各型上皮内瘤变发生率均较高,其中Ⅲ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最高达11.1%,建议对于Ⅱ型、Ⅲ型及Ⅳ型息肉结合病理结果予早期摘除,特别是Ⅲ型息肉(也就是说,除了老大,其他三类都有恶变的较高风险,其中老三又是最容易变坏的一类)。当然,最终还是需要专业医师的临床判断。


治疗肠息肉的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末内镜下高频电凝摘除消化道息肉这种方法的问世以来,至今息肉摘除方法有许多,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高频电圈套摘除(就是日常所说的肠镜下切除息肉的方法),当然,不同分型的息肉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对大部分微小息肉(<5mm),尤其是1~3mm息肉,可采用冷检钳息肉切除术,其效果显著;5~20mm的带蒂息肉或者无梗息肉建议圈套切除,5~20平坦病变、>10mm的广基病变怀疑为绒毛状腺瘤或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及可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mm,预计可完整切除的多选择EMR(黏膜切除术),对于>20mm的良性息肉,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保持着95%的切除率,但其局部复发率也高,因此,面对恶性息肉,临床多采用黏膜剥离术(ESD)。总之,治息肉就跟挖树一样,小树苗扎根浅,土挖的也就浅;大树扎根深,相应的,铲子也要挖深一点,这样才能连根拔起,不留后患。


通过简述,相信大家对肠道息肉有了初步的认识,提倡大家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每1~3年行胃肠镜体检。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低脂低盐饮食,远离这个肠道中的隐藏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