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5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守护呼吸 为慢阻肺患者打开一扇“新生”之门
□何姣娜

       在现代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被视为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加重的疾病,治疗目标多为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这让许多患者感到无助与绝望。然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智慧里,我们看到的不是“绝症”,而是“人体内在环境的失衡”。通过中医的系统调理,慢阻肺患者完全有希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程,减少痛苦,重拾生活的乐趣与尊严,这无疑是一种意义上的“新生”。

       探本求源:中医如何理解慢阻肺

       中医里没有“慢阻肺”这个病名,根据其咳嗽、咳痰、气喘、胸闷等主要症状,将其归属于“肺胀”“喘证”“痰饮”等范畴。多继发于久病咳喘等疾病,主要是久病伤及身体正气。正所谓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其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脾、肾两脏关系极为密切,病根在肺、脾、肾三脏虚损。

       肺气虚是起点:肺主气,司呼吸。《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云:“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虚弱,则呼吸功能减退,出现气短、乏力、喘嗽。《理虚元鉴》云:“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

       脾气虚是关键: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则凝聚成痰,上贮于肺,故咳嗽、痰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也就是脾虚生湿、生痰的发生机理。

       肾气虚是根本: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虚则不能摄纳肺吸入的清气,导致呼吸浅短,动则喘甚。《类证治裁·卷之二》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病理产物通常为“痰浊”与“血瘀”。

       长期疾病过程中,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湿凝聚成“痰”,阻塞气道。

       久病入络,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凝滞形成“血瘀”,痰瘀互结,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

       因此,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核心思想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急性加重期以祛邪(化痰、祛瘀、清热)为主;在稳定期则以扶正(补肺、健脾、益肾)为核心,兼以祛除体内宿邪。

       新生之路:中医的综合调理方案

       获得“新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条需要医患携手、长期坚持的漫长之路。

       内服中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这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表现分型施治。

       ·稳定期(扶正固本为主)

       肺脾气虚型(气短声低、痰多稀白、食欲不振):常用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加减,以补益肺脾,燥湿化痰。

       肺肾气虚型(呼吸浅短难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常用补肺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以补肺益肾,纳气平喘。

       均可配合服用金匮肾气丸、参鹿固本丸、培元固本散等扶正固本

       ·急性加重期(祛邪为主)

       痰热郁肺型(咳嗽喘急、痰黄黏稠、身热口渴):常用桑白皮汤、麻杏石甘汤加减,以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痰瘀阻肺型(咳嗽痰多、面色晦暗、唇甲青紫):常在扶正方中加入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也可配合服用参鹿固本丸或培元固本散。

       重要提示:中药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抓药。

       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节气机

       针灸能有效缓解气喘、增强免疫力。

       常用穴位:肺俞、定喘、膏肓、膻中、足三里、丰隆、太渊、太溪等。

       作用:刺激肺俞、定喘等穴能直降肺气;足三里是强壮要穴,能健脾益气;丰隆是“化痰第一要穴”;太渊、太溪则能补益肺肾之气。

       方式:除了传统针刺,艾灸(尤其是隔姜灸、隔附子饼灸、温针灸)对于虚寒型患者效果尤佳,能温阳散寒,扶助正气。

       传统功法:锻炼呼吸,强健体魄

       这是慢阻肺患者“主动康复”的关键,能极大改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太极拳/八段锦:动作舒缓,强调意念、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能有效锻炼膈肌,增加肺活量,改善气体交换。

       呼吸操(如“六字诀”):专门针对呼吸系统的功法。其中“呬”字诀与肺相应,经常练习可以锻炼呼吸肌,学会深、慢、匀、长的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这是现代呼吸康复与中医理念的完美结合。每天坚持练习,能有效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排出更多残气,缓解气喘。

       膳食调理:药食同源,培补后天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吃对食物就是最好的补药。

       食疗原则: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多吃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山药、百合、银耳、莲子、白萝卜、梨、枇杷等。

       ·推荐食疗方

       黄芪山药粥:黄芪(补气)煎汤取汁,与山药(健脾)、粳米同煮为粥。适用于肺脾气虚,平时易感冒者。

       百合杏仁粥:百合、甜杏仁与粳米同煮,润肺止咳,适合干咳少痰者。

       川贝炖雪梨:经典润肺化痰方,适用于咳嗽痰粘、咽干口燥者。

       饮食禁忌:严格忌食生冷、油腻、甜腻及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助湿生痰。戒烟限酒是重中之重。

       情志调摄:心神安定,气机调和

       中医认为“悲忧伤肺”。焦虑、抑郁、悲观的情绪会耗伤肺气,加重病情。

       多交流:与家人、朋友或病友沟通,排解心中郁结。

       培养爱好:听音乐、养花、钓鱼、练习书法等,有助于心神宁静。

       建立信心:认识到通过综合调理,病情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树立积极乐观的抗病信念。

       一位患者的“新生”启示

       曾有一位年近七旬的慢阻肺患者马伯伯,多年来动辄气喘,秋冬季节反复住院,生活质量极差。在接受中医系统调理后,他坚持服用健脾益肾的中药,每周进行两次针灸,每日练习太极拳和呼吸操,并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一年后,他不仅急性发作次数大大减少,停用了部分西药,还能自行爬上三楼,周末甚至可以去公园散步。他感慨地说:“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从‘等时间’变成了‘享受时间’。”

       结语

       慢阻肺的“新生”,不是指肺部的病理结构完全逆转,而是指通过中医的整体调节,让身体的气血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使虚弱的脏腑功能得到增强,让被痰瘀阻塞的气道得以通畅。当患者的咳、痰、喘症状显著减轻,体力精力恢复,能够从容地进行日常活动,享受天伦之乐时,这便是实实在在的“新生”。

       这条路需要耐心、信心和恒心。请相信,在中医这扇古老而智慧的大门后,有一条通往更高质量生活的康庄大道,正等待着每一位慢阻肺患者去探索和行走。(郴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基金项目:参鹿固本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研究(D202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