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妇产科工作了多年的医生,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妇产科主任何克静深知医生肩上的责任。在她眼中,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给予患者温暖关怀。在过去的15年中,她参与了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母婴阻断工作,帮助许多传染病患者实现了生育健康宝宝的愿望。
生命诞生背后
是沉甸甸的责任
小时候,何克静经常看到村里的医生背着药箱走家串户。“我最敬佩乡村医生那种不畏严寒酷暑、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山区道路多泥泞,他们总能到村民家中问诊。”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川北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何克静凭借扎实的功底获得了奖学金,为日后的医学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何克静进入医院工作。最初她并没有特别的学科偏好,但在接触妇产科后,她被这里的工作深深吸引。“妇产科工作虽然辛苦,但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这样的一份责任感,让她决定在妇产科领域扎根。
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何克静逐渐将工作重心专注于母婴阻断这一领域。这项工作并非简单的疾病治疗,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要求医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有一个患者,至今让她印象深刻。
那是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孕妇,这名孕妇曾经历过两次失去孩子的痛苦,第一次胎死宫内,第二次孩子出生几天后夭折。她第三次怀孕时,决定到成都产检,希望能通过好的医疗条件避免再次遭遇不幸。但是,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她的孩子再一次胎死宫内,只能引产。由于该孕妇患有艾滋病和梅毒,于是被转到了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引产前,这名患者非常伤心。而何克静知道,艾滋病和梅毒是导致她三次失去孩子的“罪魁祸首”,必须从源头解决问题——治疗艾滋病和梅毒。但是,这名患者很不理解:“我只想引产,为什么要治疗艾滋病和梅毒?”为此,何克静与患者进行了数次长时间的沟通,向她解释艾滋病和梅毒对患者和胎儿的危害,并耐心地为她解答问题。何克静的真诚打动了患者,也让她逐渐愿意配合治疗。最终,在何克静的指导下,这位孕妇再次怀孕,并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顺利分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医路前行
是温暖的陪伴与支持
何克静的工作不仅仅是治疗病症,更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关爱与责任。她说,在母婴阻断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但很多患者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导致依从性不好,所以她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何克静曾经接诊过一名女孩,这名女孩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当她男朋友知道情况后,与她分手了。当时,女孩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不知道如何面对未来,也不知道是否该给父母坦白自己的病情。
对此,何克静耐心地与她沟通,首先安抚她的情绪,鼓励她与父母坦诚相待。“无论发生什么,你的父母永远是最爱你的。”何克静的话让女孩渐渐敞开心扉,决定向父母坦白自己的病情。在何克静的耐心解释下,父母也很快接受了这一结果。后来,女孩顺利结婚并怀孕,再次找到了何克静。何克静不仅帮助她规划后续的治疗,还帮助她寻求家庭的支持。
在何克静看来,患者在治病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帮助和安慰,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说,医学与人文关怀应当结合起来,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宁芝 罗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