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2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战疫情 守“孤岛” 护健康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疫纪实
文/谢志奇 刘潇依 受访单位供图

8月2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成都,而成都市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处于此次疫情的风暴眼。“今天都有哪些人能到岗,大家在群里报一下。”该中心主任刘齐荣紧盯工作群,根据每天能到岗的人员总数进行紧急岗位调派。


由于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此次成都疫情的重点区域,中心医务工作者大多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导致每天都有医务人员被封控在家。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医务工作者从满员的84人减少到最少时的20多人。“我们就是中间的‘孤岛’,周边都是疫情的重灾区。而在这片区域里,我们既是‘孤岛’,也是保卫社区居民的‘安全岛’。”刘齐荣感慨道。

扫楼 确保最短时间内完成上门采样

该中心书记张家锋表示,三圣街道共管辖10个社区,区域总面积共16.31平方千米,辖区常住人口78445人,实际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8·25”疫情防控期间涉及的小区多达8个。


疫情发生后,张家锋负责辖区内大规模核酸采样的领导组织工作,他每天带病坚守在核酸采样点的岗位上,从最初的下午5点开始采样到凌晨的12点过开始采样,张家锋不曾停歇过一天。除了驻守核酸采样点外,张家锋还要带领医务人员参与“扫楼”,为隔离的家庭上门采样,从8月25日至9月19日,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上门采样4499人次,日均采样179人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小区就是此次疫情中高风险区域锦江城市花园。“这个小区一共有3期,每期住宅的居住人口都超万人,居住人员非常密集,有的楼栋一层12户只有3部电梯且楼层高,每次采样等电梯的时间需要非常久。”张家锋说道。


为了不给小区居民带来恐慌,医务工作者每次上门采样都会从地下通道进出,遇到有居民进出时,也会避免坐同一部电梯,矮一点的楼层和邻近的楼层,医务工作者们更是爬楼梯上下,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上门采样的同时尽量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转运 24小时待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封控的小区多,所面临的医疗问题也多,而这些中高风险区的患者去医院治疗就必须要专车转运,这些转运工作都是由我们中心负责。”刘齐荣说道,每一位需要转运的患者并不是简单地送到医院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社区医院和上级医院进行协调。为了兼顾疫情防控和患者就医需求,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向上级部门和兄弟医院申请车辆支援,每日至少准备了7台车辆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其中“追阳”专车2辆,实行24小时待命;救护车3辆,用于转接封控区就诊群众;转运车2辆,用于上门核酸采样使用。


“每看完一个病人,医院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上会比平时慢很多,导致看病需求远远大于接诊能力,所以必须由中心先跟医院做好对接工作才能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刘齐荣表示,由于救治需求非常多,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中心和街道对患者进行了梳理。“我们为透析和化疗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专门建立一个微信转诊群,便于我们根据风险等级转运患者到不同的医院进行救治,同时,中心加强与区孕产应急办协调联系,优先保障孕产妇的生产安全。”刘齐荣说道。

服务 解决普通患者“就诊难”问题

对于普通患者因小区封控导致的“就诊难”问题,在三圣街道内的每个小区都设立了一个驻点医疗点,每一个点位设有驻点医生和护士共2名医务工作者,由他们把好居民就诊“第一关”。如果是普通病症,就由驻点医生指导用药。


同时,该中心还组建了一支机动上门服务队,对社区内没有达到危及生命或等不到医院接诊通知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有些患者其实病情并不严重,但是他们不懂医,就会非常着急,这个时候就可以寻求我们机动上门服务队的帮助,能线上解决的问题就通过线上咨询解决,线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医务人员上门服务。”刘齐荣表示。

院感防控 “找茬”就是日常的工作重心

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心各个地方“找茬”是刘齐荣的日常工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疫情防控不可忽视的大事。“院感防控贯穿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我对他们严格,实际上也是保证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安全,所以我必须严格检查中心的每个角落。”刘齐荣说道。


为了防止院感事件的发生,该中心对一线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的行进路线做了详细的规划,确保路线不重叠,人员之间相互不窜科室;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扫场所码,测体温,每日进行2次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上门及转运所产生的医疗废物需做好消杀工作并及时转运;对工作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仔细的环境消杀。明确院感防控任务,层层落实到责任人,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