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2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不负荣光 始终冲锋在一线
——记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控人
本报记者 高富强 侯文瑾

有这样一群人,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虽然不同于出动大部队的迷彩绿、消防橙、公安蓝、天使白和志愿红……但他们从不缺席,不负荣光。2022年的夏天,全国多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四川泸定又发生6.8级地震,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多批队员积极参与到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当中。

突发地震,兵分两路

9月5日12时52分,泸定发生了6.8级大地震。


“事发第一时间,我有一种这震感仅次于汶川大地震的错觉。”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至石棉县参与抗震救灾的免疫规划所骨干赵家俊,回忆起地震来临时的情形不由得发出感慨,不少经历过这两次地震的四川人,都有着这样的直观感受。待震感消失,对于普通人来说,脑海中可能出现“害怕”“下楼”这两个词,对于赵家俊来说,还多了一个词“出发”,与他有着同样反应的还有营养与食品安全卫生所骨干张誉,二人自参加疾控工作以来,都有过多次外出协助救援的经历,这也是身为疾控人出于专业的本能反应。


平复一阵心情后,赵家俊和张誉果然先后接到了前往地震灾区的指令,由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久顺负责总带队,分派两支队伍先后前往受地震灾害波及的甘孜州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


当天15时30分,载着包括周久顺在内7名队员的车从中心驶出,18时抵达泸定县。在当地县疾控了解情况后,便开始着手于对基本工作方案的策划与梳理。“这次地震救援我们不仅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输入更是一项不可有丝毫松懈的任务,大家到现场走访,开展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会上,周久顺再三叮嘱队员们。

“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践行者

“大灾之后无大疫”,短短几个字,是疾控人需要用专业去作答的目标。“地震发生后,四面八方来的支援队伍,运送物资的志愿者,让震区的人流复杂了起来,一边是感动,一边是担忧。”张誉说起当时所面临的境况,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这意味着此次灾后防疫工作的复杂程度要比以往的地震救援和疫情防控大得多。


周久顺将此行来到泸定的队员兵分两路,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离震中更近的地方,尽可能早地为受灾地安置点的居民排除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周久顺决定让张誉和两名队员前往磨西镇,自己则带着另外两名队员前往兴隆镇和得妥镇。前往雅安的队伍则由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陈闯带队,连夜赶赴受灾严重的新民乡海尔村集中安置点。


沿途公路两侧,不时能看到从山上滚落的巨石以及滑落的泥沙、连根拔起的断树残枝,但即使是这样的境况,也并没有动摇疾控逆行者继续前行的决心。前往磨西的队伍因道路中断,只能从康定绕行,得妥一行则一边查看沿途安置点的情况一边前行。此时,几个目的地都未恢复通信讯号和电力,疾控人和消防救援力量几乎是同时在向震区挺进。


地震期间,要求大家远离建筑,去空旷场所的安置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则需要大家减少聚集。如何平衡这两件事情,给疾控专家提出了难题。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通风换气,注意清洁卫生。时值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处于高位状态,外防输入,避免疫情引入灾区加重灾区人民健康负担,更显得重要。几队疾控工作人员抵达每个安置点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宣教要点给安置点的负责人和受灾群众反复强调,并发放相关宣传物料、知识手册,悬挂横幅和利用大喇叭播报防疫知识。“‘请大家戴好口罩,出门打饭保持间距,吃熟食,监测个人健康情况,保障帐篷通风’成了救援现场循环播报的背景音。”赵家俊回忆道,“在当地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排查到安置点人员中有患上流感的儿童,因秋冬季节为流感高发季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让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我们及时地将这些患儿与安置点群众分开,控制了传染源头、保护了易感人群,阻止了流感的传播。”

抢占先机,关口前移

病毒、细菌肉眼不可见,但因它们而起的传染病带来的公共威胁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而疾控人就是需要思考在前、防患未然。


顶着灾情和疫情的双重考验,几支工作队在到达目的地的第一时间,便与当地相关人员深入沟通灾情现状及卫生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结合各方信息,应急队对灾后防疫现状进行分析,对灾后防疫形势进行研判,形成了灾区重点传染病风险初步评估报告。还与市、县两级疾控同仁一同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染病疫情症状监测与报告,饮用水应急监测,临时安置点卫生防病,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技术方案。


白天实地察看各地临时安置点的设置及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晚上就开始整理方案,向当地指挥部及各安置点的负责人提供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大一些的安置点有上千人,小的则也有几百人,对于队员们来说,常常是白天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到每一个现场沟通并驻点,晚上就熬夜写方案和汇报材料,而对于本次参与救灾防病工作的疾控“总指挥”周久顺来说,各种会议和商讨更是没有缺席过,“每次队伍从现场返回驻点后,队员们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周久顺副主任则还需要参加各类会议。眼睛里都布满了红血丝,现场工作时却还是雷厉风行,不漏一个细节,甚至要折返回去检查。”周久顺带队至得妥镇的队员张孟媛说。

救援路上直面“绝境”

前往石棉县的队伍由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陈闯带队。9月6日清晨,前往王岗坪幸福村的陆路还没抢通,只有直升机可以直接到达以全力确保伤员转运。“在现场我们得知,要想去到乡上,唯一能选的路就是坐冲锋舟,顺着河床边上往山上爬,大概要走一个半小时。”作为队长,陈闯选择冲锋在前,和市、县两级的疾控同仁一同去探路并开展工作,实际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事后回忆,他仍心有余悸。


陈闯乘坐冲锋舟到达离目的地较近的位置后,当地向导告知他们要顺着河床攀岩上去,再走过一段较浅的水域,才能往山顶走,这是最佳的抵达方案。“大概有一层楼的高度,坡度有七八十度,相当于野外攀岩。”据陈闯回忆。


到达山顶安置点后,在陈闯意料之外的是现场的苍蝇太多,“粘蝇纸”刚一拉开的瞬间,就有5只落网,将各项监测工作和健康宣教内容落实到安置点更显刻不容缓。带到现场的消毒药品分发完毕后,环境消杀等工作也按照既定的方案逐一落实,陈闯给村干部做了培训,讲灾后防病的重点、要点。待现场的全部工作完成后,一行人还饿着肚子,但当时安置点还没完全搭建好,不具备做饭条件,且因后续工作进度与部署,必须要立刻下山回到石棉县,而下山的路远比上山更难。


几个热心的村民执意送他们下山,还好有这一送,让陈闯几人平安闯过“鬼门关”。原路返回,攀岩变成了绝壁溜绳索,靠脚蹬墙的力量协助下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疾控人都犯了难,县疾控中心的女同胞更是直接从半途中跌落下来,还好当地村民先行下来接应,没有造成人员受伤。陈闯则抓着绳子转圈、碰壁,几番折腾下来,也还算顺利地下到地面。但当几人走到先前本没什么水的河床时发现,这段水域已经泛起了泥浆,成为几米宽,不知多深的泥水河,下游与大渡河相连,分析后得出,大概率是地震在上游形成的堰塞湖决堤了。村民再次向前探路,攀着横在河上的断木,往前挪,陈闯一行则听从村民指挥,脚在不离开河床的情况下往前挪动,防止单腿在水面下受力,被水冲倒。陈闯几人先把同行的女性送上岸,几人再相继上岸。这次救援也成了令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凯旋后再凯旋

随着地震救援工作进入尾声,受灾地区均未出现传染病疫情,这也宣告着疾控人使命达成。队员们陆续返回成都,为本次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作为总带队的周久顺则最迟返程。


“在和周久顺副主任通电话时,从他的声音中能够听出他极为疲惫的气息,但他却总是组织大家第一时间推进各项工作。”这是周久顺给人留下的印象。一次凯旋紧跟着一次凯旋,对兼顾全局的他来说确实压力不小。实际上在抗震救灾之前,周久顺和赵家俊刚刚结束对海南的支援工作。


8月30日下午,由周久顺担任工作组组长的四川省赴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分两批次共计53名队员,乘坐航班抵达双流机场,凯旋!


“当时出发前往海南支援的时候通知得非常紧急,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带着中心为我们准备的防护物资出发了。”赵家俊回忆,“当时我们从成都到重庆再到海南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到重庆时因安检、查验健康码、搬运应急物资等原因耽误了很久,周久顺副主任主动协调重庆机场,开辟快速通道,保证全队按照国家要求及时赶到海南。”


抵达海南,沿海地带带着水汽的高温天气,不少队员都是第一次体会,穿着防护服开展流调成了需要克服的一道关。再就是当地方言为流调工作增加的难度,询问行踪、外出情况也比日常多一道翻译工序。他们所抵达的乐东县,专业卫生人员严重缺乏,四川工作组每天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很快,我们还是根据四川的经验,让公安和当地工作人员做‘向导’,同时优化各部门协调流程,迅速调整工作模式,高效开展流调和管控工作。”支援期间,周久顺带领队伍协助当地完成流调1116人,排查密接及次密接人员11315人次,卫生监督执法现场点位497次;撰写疫情研判分析19期、专题研判分析6期,推送风险点位56个、风险区划分建议6次,推送人员和场所风险预警信息10条,为快速判断感染来源、精准锁定密接人群、制定防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凯旋后不到一星期,地震就发生了。


说他们不负荣光,是因为他们不曾因一抹鲜亮的色彩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存在,甘愿做一支默默奋斗的“隐形战队”;说他们不负荣光,是因为他们始终冲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线,也不曾辜负“防病卫士”的使命与职责;说他们不负荣光,是因为他们始终冲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所系的铮铮誓言,不曾辜负“防病卫士”的使命与职责。这,就是疾控人。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