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紫东阁小区的苏申平突发胸闷不适,他强忍疼痛自行前往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11时42分,全科医生刘伟接诊后,敏锐捕捉到患者胸闷、胸痛伴大汗淋漓的危急信号,当即疑诊急性心肌梗死,即刻送至急诊抢救室。
11时45分,首份心电图快速完成,结果明确提示心肌梗死。医护团队同步建立静脉通道,并第一时间将心电图通过微信传至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胸痛中心专家在线研判为前壁心肌梗死,指令紧急转诊。11时50分,“胸痛一包药”及时送达患者手中,急救电话120同步拨通。12时05分,苏申平顺利转至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复查心电图确诊后,医院立即实施前降支溶栓及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病情成功得到控制,目前正规律服药康复。
这场生死救援的成功,离不开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的胸痛救治体系。2022年2月,中心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组建急性胸痛紧急救治小组,制定标准化救治方案,常态化开展救治演练和技能培训,完善标识指引并普及健康知识。2023年,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验收,跻身成都仅有的11家达标单位行列。
作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基础环节,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签署联合救治协议,打通转诊绿色通道,通过手机、微信等方式实现诊疗信息远程传输和会诊。依托与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2024年,医院下派专家驻点带教,助力年轻骨干成长。通过下派学科主任(心血管副主任医师徐莉琼)开展坐诊、带教、查房,累计带教诊疗300余人次,持续提升诊疗能力。同时,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急性胸痛急救知识普及,筑牢健康防线。
从社区首诊的精准识别,到多学科的高效联动,再到上级医院的规范救治,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专业与速度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前沿哨点”,也让医联体建设的红利真正惠及辖区百姓。 (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