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016(2022年09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攀枝花市健康促进和卫生大数据中心——
以大数据助力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建设
本报综合

近年来,攀枝花市健康促进和卫生大数据中心以市委、市政府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区域信息高地为目标,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的创建,抓实医学教育和医学科技服务,在助力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填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空白


2012年,攀枝花市采取以数据中心大集中模式建设“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即在全市建设一个市级数据中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接入使用该系统。


该系统的上线使用,筑牢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信息化网底工程。同时,以该系统为核心,搭建了卫计E通、康养护照APP健康管理软件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等信息系统,打造基层卫生信息化应用生态圈。


二、建平台、汇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成效初显


攀枝花市按照“1个信息平台”“1张居民电子健康卡”“3大数据库”“6项业务应用”和“1张卫生专网”的总体架构,为管理者、公众和医务人员提供了跨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大数据平台。


2017年,开始建设攀枝花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计接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410家,实现了市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2019年,平台顺利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三级(地市级)”认证并获得授牌。


三、重监管、推应用,智慧医院建设提档升级


为更好地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医生服务态度和医疗行为进行监督,2017年,按照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分级监管原则,完成了医疗“三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了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精准、全程、高效、智能化的综合监管。


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子健康卡在全市推广应用,消除了“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的现象,推动了“三医联动”和综合监管。全市1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重庆电子健康卡的测试验证工作,实现了川渝电子健康卡的“扫码互认”。


四、抓服务、提质效,医学教育和医学科技服务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市健康促进和卫生大数据中心不断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持续推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大力实施医学科技服务等,抓服务、提质效,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现有12000余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完成厅市级科技查新1300余项,有力推动了本地区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