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15(2022年09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竹市人民医院
打造“医联体”建设的绵竹样本
谭明剑

用导航软件搜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绵竹市人民医院的距离是90多公里。


在交通飞速发展的今天,90多公里并不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无论是对于身体有恙的病人,还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华西医生来说,要跨越这90多公里,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医疗水平的差距,横亘在两地之间。


但这段无法跨越的“鸿沟”,从2017年10月开始逐渐消解。2017年10月19日,华西-绵竹深化办医合作正式启动,绵竹市人民医院揭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随着华西-绵竹医联体建设的加快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绵竹市人民医院正在“越走越近”。合作以来,双方不断创新模式,促进华西优质资源不断下沉,让90多公里外的绵竹病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华西医疗资源。


重提升强内涵
医联体助推高质量发展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全面提升绵竹区域医疗技术水平,让绵竹及周边城市的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4年多来,绵竹市人民医院从细微处着手,从绵竹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入手,通过“华西学科主任+特聘教授+专家工作站”的方式,以提升学科能力为主要途径,先后引进7名华西专家担任学科主任,17名华西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建立了德阳首家设在县级医院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将近30位专家组成的“华西专家团”,每月会定期到绵竹,通过坐诊、查房示教、讲座、手术指导等方式,从科室管理到发展规划,从人才培养到科研论文,全方位提升绵竹市人民医院学科能力建设水平。


举个例子,绵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08年地震后新建,是一个新生的科室。2018年初,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在重症医学科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并下派刘畅教授担任学科主任。在他们的指导下,重症医学科从一个普通科室,在2019年成功创建为德阳市重点专科,2020年成功立项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实现了专科建设的三连跳。医院的检验科、感染科、骨科、普外科在华西教授的对口指导下,也从普通科室创建成德阳市重点专科。2017年开启医联体建设之前,绵竹市人民医院省甲级重点专科仅有1个,现有5个,德阳市级重点专科4个,目前已增至9个,这项数据在全省县级医院也名列前茅。


除了重点专科,在绵竹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局的支持下,在华西医院的影响下,该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得到了较大发展。2017年至今,引进人才435人,其中研究生27人,规培生38人,2021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10名,较2017年增长109%。晋升正高职称者从2017年的11人增加至29人。目前拥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省基层拔尖人才、技能名师3人,德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人,德阳市英才计划德阳名医3人,德阳市名医工作室2个,在华西医院的培养下,实现了医学博士零的突破。


医院的科研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2016年,该院科研立项数为零,目前已累计立项46个;实用新型专利2016年为零,目前已经拥有524个;新技术新项目2016年20项,截至目前已累计155项。同时,在华西专家的指导下,护理学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妇科、药剂科实现SCI文章零的突破,目前全院SCI文章共发布15篇。


为进一步让“华西在绵竹 绵竹有华西”品牌深入人心。合作办医以来,医院以宣传工作为突破口,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人民网、健康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文章455篇,在省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和健康科普等3589篇;在丁香园医院品牌指数排名中,医院在四川省同级别医院中名列前三,吸引省内外同行来院交流学习,真正做到“四川有地位、全国有影响”。


强民生暖民心
让患者感受到华西福利


绵竹市人民医院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其宗旨就是返利于民,让患者真切地感受到“华西在绵竹 绵竹有华西”。


2020年,在管理团队的努力争取下,医院与华西医院合作开展为期5年的健康惠民工程,目前已连续3年完成该项目3期共计2万余人次的免费体检、健康数据录入和分析工作。2021年1月,与华西医院合作开展“基于智慧医疗的全生命周期慢病防控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探索建立“村-镇-县-华西”四级协同慢病防控体系,共筛选并监测慢病病人1945人,累计随访并录入监测数据17751人次。2022年在华西医院的技术指导下,开展了绵竹市慢阻肺筛查项目,共免费服务5000余群众,筛查出高危患者1000余人。5月,华西医院女性癫痫队列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院再次成为该临床研究的分中心之一,这也是医院参与的第四个华西医院多中心研究项目。


为改善医院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医院于2019年10月完成对门诊楼院前广场的施工改造。改造总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此次改造新设置了公交车站台,实现“公交入院”,方便患者搭乘公交车就医。


为缓解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绵竹市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一方面是成立绵竹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发展中心,下辖16家卫生院;一方面是争取中央资金1.34亿元,打造绵竹市区域医疗技术服务中心,包括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医学教育、浆洗中心共“七大中心”,并于2021年底全部投入使用。该中心是目前四川省首个县级区域医疗技术服务中心,中心的成立,实现基层检查、中心诊断、结果互认,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节省百姓就医费用,减少政府投入,节约医保资金。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健康报对医疗技术服务中心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心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医院也被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健康界评定为十大“县域医共体典范单位”之一。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当前,绵竹市人民医院正处在争创三甲、奋力赶超的重要时期,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巩固医联体、医共体的成效,通过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获取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增加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